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合成生物学简介 | 第13-14页 |
1.2 生物传感器 | 第14-15页 |
1.2.1 工作原理 | 第14页 |
1.2.2 生物元件挖掘 | 第14-15页 |
1.3 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 研究思路及意义 | 第17-23页 |
1.4.1 2,4,6-三硝基甲苯 | 第17-18页 |
1.4.2 构建严谨型筛选平台 | 第18-19页 |
1.4.3 挖掘感应TNT的DNA元件 | 第19-20页 |
1.4.4 挖掘感应TNT的蛋白元件 | 第20-21页 |
1.4.5 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低拷贝筛选平台的构建 | 第23-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1 菌株和质粒 | 第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第24页 |
2.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2.2.1 质粒提取 | 第24-25页 |
2.2.2 PCR扩增 | 第25页 |
2.2.3 PCR产物凝胶电泳 | 第25页 |
2.2.4 回收目的条带 | 第25-26页 |
2.2.5 TA克隆 | 第26-27页 |
2.2.6 化学转化 | 第27页 |
2.2.7 酶切鉴定 | 第27页 |
2.2.8 线性化载体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9 PCR引物设计 | 第28页 |
2.2.10 PCR片段纯化 | 第28页 |
2.2.11 In-Fusion克隆 | 第28-29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9-32页 |
2.3.1 PCR引物设计 | 第29-31页 |
2.3.2 pSC101低拷贝复制子扩增 | 第31页 |
2.3.3 pPROBE-TT线性化载体的制备 | 第31-32页 |
2.3.4 目的片段两端同源序列的引入 | 第32页 |
2.3.5 严谨型筛选载体101-pPROBE构建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启动子文库的构建及DNA元件的挖掘 | 第33-4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3-35页 |
3.1.1 菌株和质粒 | 第33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3.1.3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4页 |
3.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 第34-3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3.2.1 随机启动子的设计与合成 | 第35-36页 |
3.2.2 扩增产物清洁回收 | 第36页 |
3.2.3 随机启动子文库构建 | 第36-37页 |
3.2.4 文库筛选 | 第37页 |
3.2.5 特异性检测 | 第37-38页 |
3.2.6 时效性检测 | 第38页 |
3.2.7 灵敏度检测 | 第38页 |
3.2.8 测序分析 | 第3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8-42页 |
3.3.1 随机启动子的设计与合成 | 第38-39页 |
3.3.2 文库筛选 | 第39-40页 |
3.3.3 特异性检测 | 第40-41页 |
3.3.4 时效性检测 | 第41页 |
3.3.5 灵敏度检测 | 第41-42页 |
3.3.6 测序分析 | 第42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第四章 XylR-Pu线路的构建及蛋白元件挖掘 | 第43-61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3-45页 |
4.1.1 菌株和质粒 | 第43-44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4.1.3 主要溶液配制 | 第44-45页 |
4.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 第4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5-51页 |
4.2.1 目的基因序列的获得 | 第45页 |
4.2.2 PCR扩增 | 第45-46页 |
4.2.3 PCR产物凝胶电泳 | 第46页 |
4.2.4 基因线路XO-Duet及X5-Duet的构建 | 第46-47页 |
4.2.5 基因线路XO-Pu-Duet及X5-Pu-Duet的构建 | 第47页 |
4.2.6 基因线路XO-Pu-GFP-Duet及X5-Pu-GFP-Duet的构建 | 第47页 |
4.2.7 SDS-PAGE检测基因线路的蛋白表达 | 第47-48页 |
4.2.8 基因线路XO-4Ter-Pu-GFP-Duet及X5-4Ter-Pu-GFP-Duet的构建 | 第48页 |
4.2.9 基因线路检测TNT | 第48页 |
4.2.10 易错PCR构建XyIR突变体文库 | 第48-50页 |
4.2.11 文库筛选 | 第50页 |
4.2.12 特异性检测 | 第50页 |
4.2.13 固体平板荧光呈像 | 第50-51页 |
4.2.14 灵敏度检测 | 第51页 |
4.2.15 蛋白结构分析 | 第51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1-59页 |
4.3.1 基因线路XO-Pu-GFP-Duet/X5-Pu-GFP-Duet的构建及鉴定 | 第51-53页 |
4.3.2 SDS-PAGE检测基因线路XyIR蛋白表达 | 第53-54页 |
4.3.3 基因线路XO-Pu-GFP-Duet/X5-Pu-GFP-Duet检测TNT | 第54页 |
4.3.4 基因线路XO-4Ter-Pu-GFP-Duet/X5-4Ter-Pu-GFP-Duet的鉴定 | 第54-55页 |
4.3.5 基因线路XO-4Ter-Pu-GFP-Duet及X5-4Ter-Pu-GFP-Duet检测TNT | 第55-56页 |
4.3.6 XylRO突变体文库的构建及筛选 | 第56页 |
4.3.7 特异性检测 | 第56-57页 |
4.3.8 固体平板荧光成像 | 第57-58页 |
4.3.9 灵敏度检测 | 第58页 |
4.3.10 测序分析 | 第58-59页 |
4.3.11 蛋白结构预测 | 第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