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1.1 草鱼出血病概述 | 第11-13页 |
| 1.1.1 草鱼出血病的致病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 | 第11-12页 |
| 1.1.2 草鱼出血病的防治策略 | 第12-13页 |
| 1.2 鱼类的先天性抗病毒免疫 | 第13-19页 |
| 1.2.1 鱼类免疫系统概述 | 第13页 |
| 1.2.2 模式识别受体及其先天性抗病毒免疫 | 第13-19页 |
| 1.3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鱼类疾病的关联研究 | 第19-20页 |
| 1.3.1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19页 |
| 1.3.2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调控机制 | 第19页 |
| 1.3.3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鱼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草鱼TLR7基因SNPs与草鱼出血病的关联分析 | 第21-39页 |
| 2.1 前言 | 第21-22页 |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 2.2.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 2.2.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第22页 |
| 2.2.3 GCRV感染试验及试验样本的获取 | 第22页 |
| 2.2.4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 2.2.5 CiTLR7基因SNPs的探寻 | 第23-24页 |
| 2.2.6 CiTLR7基因SNPs与草鱼抗GCRV感染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24-26页 |
| 2.2.7 二次感染试验验证关联位点 | 第26-27页 |
| 2.2.8 基于SNPs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页 |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 2.3.1 感染试验情况及试验样品分组结果 | 第27-28页 |
| 2.3.2 CiTLR7基因的SNPs | 第28-29页 |
| 2.3.3 CiTLR7基因SNPs与草鱼抗GCRV感染性状的关联性 | 第29-32页 |
| 2.3.4 存在GCRV抗性/易感显著性差异SNPs位点的二次验证及分析 | 第32-34页 |
| 2.3.5 基于CiTLR7基因SNPs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6页 |
| 2.4 讨论 | 第36-38页 |
| 2.5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草鱼TLR8基因SNPs与草鱼出血病的关联分析 | 第39-57页 |
| 3.1 前言 | 第39页 |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 3.2.1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 3.2.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第39页 |
| 3.2.3 GCRV感染试验及试验样本的获取 | 第39页 |
| 3.2.4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9页 |
| 3.2.5 CiTLR8基因SNPs的探寻 | 第39-41页 |
| 3.2.6 CiTLR8基因SNPs与草鱼抗GCRV感染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1-42页 |
| 3.2.7 二次感染试验验证关联位点 | 第42页 |
| 3.2.8 基于SNPs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43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3-54页 |
| 3.3.1 感染试验情况及试验样品分组结果 | 第43页 |
| 3.3.2 CiTLR8基因的SNPs | 第43页 |
| 3.3.3 CiTLR8基因SNPs与草鱼抗GCRV感染性状的关联性 | 第43-48页 |
| 3.3.4 存在GCRV抗性/易感显著性差异SNPs位点的二次验证及分析 | 第48-50页 |
| 3.3.5 基于CiTLR8基因SNPs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0-54页 |
| 3.4 讨论 | 第54-56页 |
| 3.5 小结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附录 | 第64-67页 |
| 缩略词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