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中国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20页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背景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1. 研究内容第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 本研究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第18-20页
        1. 研究创新第18页
        2. 研究难点第18-20页
一、网络政治沟通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第20-32页
    (一) 网络环境下的政治沟通概念界定第20-26页
        1. 网络政治沟通基本涵义第20-21页
        2. 网络政治沟通特征和优势第21-23页
        3. 网络政治沟通的价值第23页
        4. 网络政治沟通相邻概念比较第23-26页
    (二) 网络政治沟通的理论支撑第26-32页
        1. 政治沟通理论第26-28页
        2.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第28-29页
        3. "把关人"理论第29-30页
        4. "议程设置"理论第30-32页
二、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的发展过程及积极影响第32-40页
    (一) 中国网络政治沟通发展过程第32-33页
    (二) 网络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第33-40页
        1. 网络政治沟通拓展了政治沟通渠道第34页
        2. 网络政治沟通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第34-35页
        3. 网络政治沟通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平台第35-36页
        4. 网络政治沟通促进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完善第36-38页
        5. 网络政治沟通加快了中国政治文化升级和转型第38-40页
三、当前中国网络政治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0-49页
    (一) 当前中国网络政治沟通存在问题第40-46页
        1. 沟通主体存在缺位现象第44-45页
        2. 沟通过程及运行机制存在缺陷第45页
        3. 预期效果不明显第45-46页
    (二) 中国网络政治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6-49页
        1. 政治沟通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第46页
        2. 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政治沟通机制发展缓慢第46-47页
        3. 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的技术监督和管理第47页
        4. 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支持网络政治沟通第47-49页
四、可资借鉴的国外网络政治沟通模式第49-55页
    (一) 主要国家的网络政治沟通模式第49-53页
        1. 美国的"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网络政治沟通理念第49-51页
        2. 法国"政府公共服务网"的政治沟通模式第51页
        3. 德国"先发制人"的网络政治沟通模式第51-52页
        4. 新加坡"法律管制媒体"的政治沟通模式第52页
        5. 韩国"多党竞争"与"政策服务"并存的网络政治沟通模式第52-53页
    (二) 对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的启示第53-55页
五、网络政治沟通机制治理与创新第55-71页
    (一) 完善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第55-59页
        1. 优化网络政治沟通主体第55-57页
        2. 优化网络政治沟通内容第57-58页
        3. 优化网络政治沟通渠道第58-59页
    (二) 规范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第59-63页
        1. 完善国家互联网政策及法规,保障网络政治沟通机制正常运行第59-60页
        2. 构建严谨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维护清朗和谐的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第60-62页
        3. 建立完善网络民主参与机制,推动科学民主政治决策第62-63页
    (三) 创新网络政治沟通"协同"机制第63-68页
        1. 构建规范科学,透明公开网络民主参与机制第64-65页
        2. 提高议事协调效率,构建网络对话协商机制第65-66页
        3. 完善决策制定和参与机制,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第66-67页
        4. 构建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健全责任问责追究机制第67-68页
        5. 强化网络监督机制,提高网络政治沟通效率第68页
    (四) 拓展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第68-71页
        1. 重视网络政治民意考察,增强政府与民众感情互动第69页
        2. 发挥科学技术保障作用,拓展网络政治沟通渠道第69-70页
        3. 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发挥网络政治沟通作用第70-71页
结语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掺杂金属/碳复合体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巍山旅游》(1-36页)翻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