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方言语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第一节 漾濞县人文地理概况 | 第8-10页 |
一、地理人口概况 | 第8页 |
二、历史行政区划概况 | 第8-9页 |
三、方言概况 | 第9-10页 |
第二节 漾濞方言的语音系统 | 第10-12页 |
一、声母 | 第10-11页 |
二、韵母 | 第11页 |
三、声调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 第14-1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第五节 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构词法 | 第16-32页 |
第一节 重叠式 | 第16-26页 |
一、名词重叠式 | 第16-18页 |
二、动词重叠式 | 第18-20页 |
三、形容词重叠式 | 第20-23页 |
四、副词重叠式 | 第23-24页 |
五、量词重叠式 | 第24-25页 |
六、象声词重叠式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词缀 | 第26-32页 |
一、前缀 | 第26-28页 |
二、中缀 | 第28-29页 |
三、后缀 | 第29-32页 |
第三章 词法研究 | 第32-64页 |
第一节 名词 | 第32-36页 |
一、普通名词 | 第32-34页 |
二、方位词、时间词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动词 | 第36-43页 |
一、动词的语法功能 | 第36-37页 |
二、动词的体 | 第37-43页 |
第三节 形容词 | 第43-44页 |
第四节 代词 | 第44-50页 |
一、人称代词 | 第44-46页 |
二、称谓词 | 第46-47页 |
三、疑问代词 | 第47-49页 |
四、指示代词 | 第49-50页 |
第五节 副词 | 第50-64页 |
一、程度副词 | 第50-54页 |
二、范围副词 | 第54-57页 |
三、时间副词 | 第57-59页 |
四、情态副词 | 第59-62页 |
五、否定副词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句法研究 | 第64-89页 |
第一节 疑问句 | 第64-76页 |
一、“格VP” | 第64-70页 |
二、“么”字句 | 第70-73页 |
三、“咋”字句 | 第73-74页 |
四、特指问句 | 第74-76页 |
第二节 否定句 | 第76-83页 |
一、有标记否定句 | 第76-79页 |
二、无标记否定句 | 第79-83页 |
第三节 被动句 | 第83-86页 |
一、有标记被动句 | 第83-85页 |
二、无标记被动句 | 第85-86页 |
第四节 连谓句 | 第86-89页 |
一、多动共宾形式 | 第87页 |
二、否定形式 | 第87-8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89-91页 |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结论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 第89-90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附录 | 第94-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