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蛋与坏蛋--比较王兴伟与约翰·科林的绘画中的女性元素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第1章“绘画坏蛋” | 第10-12页 |
| 1.1“坏蛋画”作为一种范式 | 第10-11页 |
| 1.2 讨论意义与方法 | 第11-12页 |
| 第2章 比较王兴伟与约翰·柯林的样本意义与可行性 | 第12-17页 |
| 2.1 两个“坏蛋”艺术家 | 第12-13页 |
| 2.1.1 王兴伟 | 第12-13页 |
| 2.1.2 约翰·柯林 | 第13页 |
| 2.2 王兴伟与约翰·柯林相比较的可行性 | 第13-17页 |
| 2.2.1 创作中的女性图示 | 第14-15页 |
| 2.2.2 剧烈变动的 1960 | 第15页 |
| 2.2.3 对传统的反叛 | 第15-16页 |
| 2.2.4“挪用”与“戏仿”的运用 | 第16-17页 |
| 第3章 王兴伟与约翰·柯林的样本差异 | 第17-24页 |
| 3.1 不同的 1960 | 第17-19页 |
| 3.1.1 从集体到个人 | 第17-18页 |
| 3.1.2 从混乱到有序 | 第18-19页 |
| 3.2 反叛对象差异 | 第19-21页 |
| 3.2.1 中国的油画“二手传统” | 第19-20页 |
| 3.2.2 西方绘画的美国版本 | 第20-21页 |
| 3.3 不一样的女性 | 第21-24页 |
| 3.3.1 女性的欲望与身份 | 第21-22页 |
| 3.3.2 女性作为欲望主体 | 第22页 |
| 3.3.3 反叛与挑衅 | 第22-24页 |
| 第4章 大众图像与商业庸俗 | 第24-28页 |
| 4.1 大众图像 | 第24-25页 |
| 4.2 地摊文学与花花公子 | 第25-27页 |
| 4.3 结论 | 第27-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
| 注释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 附录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