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游离酶 | 第11-18页 |
1.2.1 漆酶 | 第11-15页 |
1.2.2 纤维素酶 | 第15-18页 |
1.3 固定化酶 | 第18-22页 |
1.3.1 固定化酶方法 | 第19-21页 |
1.3.2 固定化酶载体 | 第21-22页 |
1.4 以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酶的固定化 | 第22-26页 |
1.4.1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机理 | 第23-24页 |
1.4.2 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 | 第24-25页 |
1.4.3 酶的固定化及污染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6-27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 氨基改性扩孔二氧化硅载体制备 | 第27-32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2.1.1 试剂与材料 | 第27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1.3 实验步骤 | 第28页 |
2.1.4 主要分析方法 | 第2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8-29页 |
2.2.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2.2.3 低温氮气吸附脱附 | 第30-31页 |
2.3 小结 | 第31-32页 |
3 漆酶固定化方法实验研究 | 第32-41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3.1.1 试剂与材料 | 第32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3.2.1 交联时间对固定化漆酶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2 戊二醛浓度对固定化漆酶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3 固定时间对固定化漆酶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4 pH对固定化漆酶的影响 | 第38页 |
3.2.5 酶浓度对固定化漆酶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6 固定化方法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3.3 小结 | 第40-41页 |
4 纤维素酶固定化方法实验研究 | 第41-4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1-44页 |
4.1.1 试剂与材料 | 第41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4.2.1 交联时间对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44页 |
4.2.2 戊二醛浓度对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3 固定时间对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4 pH对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5 初始酶浓度对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6 固定化方法对比分析 | 第48页 |
4.3 小结 | 第48-49页 |
5 固定化酶酶学性质研究 | 第49-60页 |
5.1 试剂与仪器 | 第49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5.2.1 固定化漆酶 | 第49-50页 |
5.2.2 固定化纤维素酶 | 第50-5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5.3.1 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52-55页 |
5.3.2 固定化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55-59页 |
5.4 小结 | 第59-60页 |
6 固定化漆酶降解 2,4-二氯酚研究 | 第60-66页 |
6.1 实验部分 | 第60-63页 |
6.1.1 试剂与仪器 | 第60页 |
6.1.2 实验方法 | 第60-63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63-65页 |
6.2.1 初始浓度对固定化漆酶降解 2,4-DCP的影响 | 第63页 |
6.2.2 反应pH对固定化漆酶降解 2,4-DCP的影响 | 第63-64页 |
6.2.3 温度对固定化漆酶降解 2,4-DCP的影响 | 第64-65页 |
6.3 小结 | 第65-6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结论 | 第66-67页 |
7.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