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分布式并发控制概述 | 第11-18页 |
1.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第11-14页 |
1.2.2 分布式事务模型与分类 | 第14-16页 |
1.2.3 分布式事务并发控制的关键问题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贡献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2 主要贡献 | 第20-21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第2章 相关工作综述 | 第22-29页 |
2.1 本章概述 | 第22页 |
2.2 基于两阶段锁的并发控制方法 | 第22-24页 |
2.3 基于乐观并发控制的并发控制方法 | 第24-26页 |
2.4 限制事务类型的并发控制方法 | 第26-27页 |
2.5 基于单工作线程的分布式数据库实现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DepTran: 支持单发型事务的并发控制协议 | 第29-53页 |
3.1 本章概述 | 第29-31页 |
3.2 系统设计 | 第31-44页 |
3.2.1 系统结构与接口 | 第32页 |
3.2.2 基本协议 | 第32-36页 |
3.2.3 正确性说明 | 第36-39页 |
3.2.4 优化协议 | 第39-42页 |
3.2.5 垃圾回收 | 第42页 |
3.2.6 错误恢复 | 第42-44页 |
3.3 系统评价 | 第44-51页 |
3.3.1 系统实现 | 第44-45页 |
3.3.2 实验设置 | 第45页 |
3.3.3 微基准测试 | 第45-47页 |
3.3.4 宏基准测试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Rococo: 支持通用型事务的并发控制协议 | 第53-76页 |
4.1 本章概述 | 第53-54页 |
4.2 系统设计 | 第54-65页 |
4.2.1 事务离线分析 | 第55-57页 |
4.2.2 事务运行协议 | 第57-62页 |
4.2.3 最近冲突依赖关系 | 第62-63页 |
4.2.4 只读事务协议 | 第63-64页 |
4.2.5 片段合并 | 第64-65页 |
4.3 系统评价 | 第65-74页 |
4.3.1 系统设置 | 第65-66页 |
4.3.2 TPC-C测试集 | 第66-68页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对DepTran/Rococo的理论分析 | 第76-91页 |
5.1 概述 | 第76-77页 |
5.2 基本协议分析 | 第77-85页 |
5.2.1 序列化图 | 第77页 |
5.2.2 基本性质 | 第77-79页 |
5.2.3 离线分析 | 第79-80页 |
5.2.4 全局冲突依赖关系图 | 第80-83页 |
5.2.5 序列化可能性 | 第83-84页 |
5.2.6 严格序列化可能性 | 第84-85页 |
5.3 优化协议分析 | 第85-89页 |
5.3.1 增量证明方法 | 第85-87页 |
5.3.2 序列化可能性 | 第87-89页 |
5.4 数学规范与模型检测 | 第89-9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6章 TranFiber: 简化分布式并发控制实现的纤程框架 | 第91-105页 |
6.1 概述 | 第91-92页 |
6.2 系统设计 | 第92-99页 |
6.2.1 问题分析 | 第92-96页 |
6.2.2 纤程与条件变量 | 第96-98页 |
6.2.3 自定义调度器 | 第98-99页 |
6.3 系统实现与实验评价 | 第99-104页 |
6.3.1 系统实现 | 第99-100页 |
6.3.2 实验设置 | 第100页 |
6.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0-10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第105-106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附录A TLA规范 | 第115-14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