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相关概念 | 第12-16页 |
1.3.1 文化产业 | 第12页 |
1.3.2 创意产业 | 第12-15页 |
1.3.3 社会网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2.1 城市尺度创意产业空间研究 | 第16-18页 |
2.1.1 城市创新体系支撑 | 第16-17页 |
2.1.2 社会文化驱动的创意产业 | 第17-18页 |
2.2 集群视角研究 | 第18-20页 |
2.2.1 创意产业集群 | 第18-19页 |
2.2.2 创意产业空间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2.3 产业集群中的社会网络关系 | 第20-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细分类型的南京市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 第23-33页 |
3.1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与基本特征 | 第23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23页 |
3.1.2 南京市创意产业基本特征与研究范围 | 第23页 |
3.2 南京市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 第23-30页 |
3.2.1 艺术创作类 | 第24-26页 |
3.2.2 创意设计类 | 第26-27页 |
3.2.3 数字创意类 | 第27-28页 |
3.2.4 传媒内容类 | 第28-30页 |
3.3 空间分布差异比较与解释 | 第30-31页 |
3.3.1 空间分布与演化过程比较 | 第30页 |
3.3.2 空间差异的解释 | 第30-31页 |
3.3.2.1 行业关联特征 | 第30-31页 |
3.3.2.2 所有制结构与企业规模 | 第31页 |
3.3.2.3 发展阶段与增长趋势 | 第31页 |
3.4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南京市广告业的空间集聚与分散 | 第33-39页 |
4.1 空间分布与演化过程 | 第33-35页 |
4.1.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与研究范围 | 第33-34页 |
4.1.2 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 第34页 |
4.1.3 空间演化过程 | 第34-35页 |
4.2 空间的分化与扩散 | 第35-38页 |
4.2.1 办公区广告业的空间演化过程 | 第36-37页 |
4.2.2 居住区广告业的空间演化过程 | 第37-38页 |
4.2.3 空间分布演化差异与耦合 | 第38页 |
4.3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南京市广告业企业空间变迁特征与社会网络关系 | 第39-58页 |
5.1 集聚区企业时空路径特征 | 第39-44页 |
5.1.1 集聚区基本特征 | 第39页 |
5.1.2 时空路径 | 第39-40页 |
5.1.3 空间选择的阶段性特征 | 第40页 |
5.1.4 基于特定空间的集聚 | 第40-44页 |
5.2 集聚区企业社会网络关系 | 第44-53页 |
5.2.1 社会网络分析 | 第44-50页 |
5.2.1.1 网络总体特征 | 第44-45页 |
5.2.1.2 中心性 | 第45-48页 |
5.2.1.3 核心-边缘结构 | 第48-49页 |
5.2.1.4 凝聚子群 | 第49-50页 |
5.2.2 集聚区企业社会网络特征 | 第50-53页 |
5.2.2.1 社会网络的阶段特征 | 第50-51页 |
5.2.2.2 市场导向的社会网络 | 第51页 |
5.2.2.3 项目导向的合作交流 | 第51-52页 |
5.2.2.4 先驱企业的空间效应 | 第52-53页 |
5.3 创意人群行为活动特征 | 第53-58页 |
5.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第53-54页 |
5.3.2 创意人群的空间选择 | 第54-55页 |
5.3.3 创意人群的社会网络特征 | 第55-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65-67页 |
附件:调查问卷 | 第67-7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