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纳米光学传感器的设计及特性优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表面等离激元的介绍第12-13页
        1.2.1 表面等离激元的研究历程第12页
        1.2.2 表面等离激元的相关研究应用第12-13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表面等离激元与纳米光学传感器的研究理论和计算方法第15-25页
    2.1 表面等离激元的概述第15页
    2.2 金属的自由电子气模型第15-17页
    2.3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波导结构及表面等离子体MIM波导第17-20页
        2.3.1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波导结构第17-19页
        2.3.2 表面等离子体MIM波导第19-20页
    2.4 纳米光学传感器第20-21页
    2.5 电磁场的有限元法第21-23页
        2.5.1 多物理场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第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和传输特性第25-34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表面等离激元的色散方程第25-27页
    3.3 棱镜耦合激发第27-30页
        3.3.1 利用KRETSCHMANN结构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第28-29页
        3.3.2 利用OTTO结构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第29-30页
    3.4 光栅激发第30-31页
    3.5 利用高聚焦光束的激发第31页
    3.6 表面等离激元的传输特性第31-33页
    3.7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纳米光学传感器第34-56页
    4.1 引言第34页
    4.2 FANO共振在MIM波导中的实现第34-35页
    4.3 基于矩形腔-SLOT腔实现纳米光学传感器的设计第35-46页
        4.3.1 对称的矩形腔耦合SLOT腔实现FANO共振第35-41页
        4.3.2 非对称的矩形腔耦合SLOT腔实现FANO共振第41-43页
        4.3.3 通过调制对称的矩形腔耦合SLOT腔实现FANO共振第43-45页
        4.3.4 基于矩形腔-SLOT腔耦合的纳米光学传感器的设计第45-46页
        4.3.5 结论第46页
    4.4 基于单边耦合腔实现纳米光学传感器的设计第46-55页
        4.4.1 基于单边耦合腔实现FANO第46-51页
        4.4.2 通过增加另一单边耦合腔实现FANO第51-53页
        4.4.3 基于单边耦合腔的纳米光学传感器的设计第53-55页
        4.4.4 结论第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56-57页
    5.2 论文的创新点第57页
    5.3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MIMO系统下行链路中若干优化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感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