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南京清凉古寺信众认知与行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第8-9页
        一、选题的理由第8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第9-11页
        一、相关方法第9页
        二、相关理论第9-11页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9页
        一、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第11-16页
        二、佛教对信众的影响第16-19页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第二章 关于南京清凉古寺及其信众的概况第20-28页
    第一节 清凉古寺及清凉山概况第20-23页
        一、清凉古寺的历史及发展第20-22页
        二、清凉山与清凉文化第22-23页
    第二节 清凉古寺信众概况第23-24页
    第三节 清凉古寺理海法师简介第24-25页
    第四节 佛法传播的方式第25-28页
        一、法会第25-26页
        二、开示第26页
        三、佛经流通第26-27页
        四、网络媒介第27-28页
第三章 信众的社会生活第28-40页
    第一节 宗教活动参与第28-37页
        一、法会:信仰仪式第28-31页
        二、茶会:身心交流第31-32页
        三、开示:认知图式第32-35页
        四、义工:身份认同第35-37页
    第二节 人际关系交往第37-38页
        一、宗教场域第37页
        二、工作场域第37-38页
    第三节 小结:组织与心灵的归属第38-40页
第四章 信众的家庭生活第40-49页
    第一节 饮食第40-42页
        一、自律与尊重第40-41页
        二、神圣的传染性第41-42页
    第二节 日常修行第42-45页
        一、自修:生活处处皆修行第42-43页
        二、网络媒介:即时性与分享性第43-45页
    第三节 对家庭成员影响第45-48页
        一、信仰第45-47页
        二、言行处事第47-48页
    第四节 小结:佛教信仰个人化第48-49页
第五章 信众的精神生活第49-55页
    第一节 自我认知第49-53页
        一、“自我”概念与自我认知第49-50页
        二、四圣谛:认知内化第50-53页
    第二节 人文关怀第53-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云锦文化品牌传播研究
下一篇:社区民俗课堂的建构与推广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