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引起的多巴胺神经元SK通道的功能变化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缩略词表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2.1 恐惧 | 第10-14页 |
2.1.1 恐惧的定义 | 第10-11页 |
2.1.2 经典的恐惧神经回路 | 第11页 |
2.1.3 奖赏、药物成瘾与VTA | 第11-12页 |
2.1.4 焦虑、恐惧与VTA | 第12-13页 |
2.1.5 恐惧的动物行为学模型 | 第13-14页 |
2.2 钙离子激活的小电导钾离子通道 | 第14-18页 |
2.2.1 SK通道 | 第14-15页 |
2.2.2 影响SK通道功能的因素 | 第15页 |
2.2.3 SK通道与VTA多巴胺神经元 | 第15-18页 |
3 实验一: 习得恐惧的动物行为学研究 | 第18-21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3.3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8-19页 |
3.4 实验流程 | 第19-20页 |
3.5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4 实验二: 抑郁小鼠建模的行为学研究 | 第21-23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4.3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4.4 实验流程 | 第21-22页 |
4.5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5 实验三: 脑片膜片钳电生理研究 | 第23-26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5.2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5.3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5.4 实验流程 | 第24-25页 |
5.5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25-26页 |
6 研究结果 | 第26-32页 |
6.1 动物行为学研究结果 | 第26-27页 |
6.1.1 习得恐惧实验的结果 | 第26页 |
6.1.2 习得无助模型的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6.2 SK通道电流记录结果 | 第27-32页 |
6.2.1 多巴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结果 | 第27-28页 |
6.2.2 多巴胺神经元mAHP电流的记录结果 | 第28-29页 |
6.2.3 多巴胺神经元HCN电流的记录结果 | 第29-32页 |
7 讨论 | 第32-35页 |
7.1 习得恐惧和习得无助动物的建模效果 | 第32页 |
7.2 恐惧对SK通道功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7.2.1 条件恐惧与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性 | 第32-33页 |
7.2.2 条件恐惧与SK通道的功能 | 第33-34页 |
7.2.3 抑郁与SK通道的功能 | 第34页 |
7.3 足底电击对HCN通道功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8 结论 | 第35-36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35页 |
8.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35页 |
8.3 研究不足之处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