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线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

基于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的方向指示信号动态配时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2页
        1.3.1 交通信号控制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交通信号动态配时研究现状第17-21页
        1.3.4 研究现状总结第21-22页
    1.4 研究目标第22-23页
    1.5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第23-24页
        1.5.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2 拟解决的问题第24页
    1.6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2章 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及动态控制方法第25-40页
    2.1 交叉口信号控制基础理论第25-30页
        2.1.1 交叉口信号控制相关基本参数第25-29页
        2.1.2 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分类第29-30页
    2.2 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第30-34页
        2.2.1 单目标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第30-32页
        2.2.2 多目标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第32-34页
    2.3 交叉口动态配时控制方法第34-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分析及预测第40-54页
    3.1 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定义及分析第40-43页
        3.1.1 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定义第40-41页
        3.1.2 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分析第41-43页
    3.2 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预测第43-53页
        3.2.1 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数据实测方法第43-47页
        3.2.2 预测模型适用性对比分析第47-48页
        3.2.3 ARIMA模型建模步骤及算例分析第48-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交叉口方向指示信号动态配时方法设计第54-80页
    4.1 韦伯斯特配时方法分析第54-56页
    4.2 相位方案初始判断第56-59页
        4.2.1 进口路段到达交通量的确定第56-57页
        4.2.2 考虑周期延误的相位方案判断方法第57-59页
    4.3 两相位方向指示信号动态配时方法第59-61页
    4.4 四相位方向指示信号动态配时方法第61-76页
        4.4.1 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对称性判断第62-64页
        4.4.2 传统四相位动态配时优化第64-66页
        4.4.3 相位方案调整策略第66-69页
        4.4.4 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不对称时的动态配时优化第69-76页
    4.5 方向指示信号灯配时动态调整实施策略第76-78页
    4.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5章 案例分析第80-107页
    5.1 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调查第80-84页
    5.2 运用Eviews软件预测路段交通量构成比例第84-92页
        5.2.1 模型识别与定阶第85-87页
        5.2.2 模型参数估计第87-88页
        5.2.3 模型适应性检验及预测第88-92页
    5.3 交叉口动态配时方案第92-100页
        5.3.1 交叉口相位方案初步判断确定第92-96页
        5.3.2 交通量构成比例对称性判断第96-97页
        5.3.3 交叉口方向指示信号相位调整及动态配时第97-100页
    5.4 结果分析第100-106页
        5.4.1 韦伯斯特法配时结果计算第100-101页
        5.4.2 绿灯时间利用率对比第101-103页
        5.4.3 车辆周期延误对比第103-104页
        5.4.4 交叉口通行能力对比第104-105页
        5.4.5 对比结果分析第105-106页
    5.5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结论第107-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持装置运行可靠性评估
下一篇:长期固定对胸腰段关节突关节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