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2章 关系密切人收钱不办事行为概述 | 第12-19页 |
2.1 关系密切人收钱不办事行为的概念 | 第12-17页 |
2.2 关系密切人收钱不办事行为的特征 | 第17-19页 |
第3章 关系密切人收钱不办事行为定性的理论之争及其评析 | 第19-28页 |
3.1 敲诈勒索罪说及其评析 | 第19-22页 |
3.1.1 敲诈勒索罪说及其理由 | 第19-20页 |
3.1.2 对敲诈勒索罪说的评析 | 第20-22页 |
3.2 诈骗罪说及其评析 | 第22-25页 |
3.2.1 诈骗罪说及其理由 | 第22-24页 |
3.2.2 对诈骗罪说的评析 | 第24-25页 |
3.3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未遂说及其评析 | 第25-28页 |
3.3.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未遂说及其理由 | 第26-27页 |
3.3.2 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未遂说的评析 | 第27-28页 |
第4章 关系密切人收钱不办事行为定性之我见 | 第28-35页 |
4.1 相关理论问题的澄清 | 第28-32页 |
4.1.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影响力”的确定 | 第28-29页 |
4.1.2“通过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的理解 | 第29-30页 |
4.1.3“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理解 | 第30-32页 |
4.2 关系密切人收钱不办事行为的定性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