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前言 | 第9-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2.1 网络成瘾概述 | 第11-12页 |
2.1.1 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 | 第11页 |
2.1.2 网络成瘾的机制 | 第11-12页 |
2.2 强化敏感性概述 | 第12-14页 |
2.2.1 强化敏感性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 第12页 |
2.2.2 强化敏感性测量工具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 第12-13页 |
2.2.3 强化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2.3 自我控制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2.3.1 自我控制的界定 | 第14页 |
2.3.2 自我控制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4 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和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研究 | 第15-16页 |
2.4.1 强化敏感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 第15页 |
2.4.2 强化敏感性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 第15-16页 |
2.4.3 自我控制和网络成瘾的关系 | 第16页 |
2.5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第16-18页 |
2.5.1 问题提出 | 第16-17页 |
2.5.2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2.5.3 研究假设 | 第17-18页 |
3 研究一:大学生强化敏感性和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 第18-25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3.2.3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 第19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1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3.3.1 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3.3.2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差异分析 | 第21-22页 |
3.3.3 网络成瘾倾向与强化敏感性的差异和相关分析 | 第22-23页 |
3.3.4 强化敏感性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分析 | 第23-25页 |
4 研究二:自我控制在强化敏感性和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 | 第25-30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4.2.2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4.2.3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4.3.1 网络成瘾发生率及网络成瘾倾向的差异比较 | 第26-27页 |
4.3.2 两次测试的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和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分析 | 第27-28页 |
4.3.3 自我控制在强化敏感性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28-30页 |
5 讨论 | 第30-37页 |
5.1 网络使用行为现状及网络成瘾倾向的差异分析 | 第30-32页 |
5.1.1 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5.1.2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差异分析 | 第31-32页 |
5.2 强化敏感性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 | 第32-34页 |
5.3 自我控制在强化敏感性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34-35页 |
5.4 本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 第35-37页 |
5.4.1 本研究的价值 | 第35页 |
5.4.2 本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35-37页 |
6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在校期间科研实践及发表论文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