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提高近场源被动定位性能的算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信源被动定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远场源被动定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近场源被动定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 近场源被动定位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9-21页
第2章 近场源被动定位技术的基础理论第21-32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阵列接收数据的数学模型第21-23页
        2.2.1 阵列接收近场源的数学模型第21-22页
        2.2.2 阵列接收远场源的数学模型第22-23页
    2.3 子空间分解类算法的基本理论第23-25页
    2.4 近场源被动定位技术的数学基础第25-31页
        2.4.1 接收数据模型的高阶累积量及其统计特性第25-28页
        2.4.2 斜投影算子的基本理论知识第28-29页
        2.4.3 几种l范数的性质及其应用第29-30页
        2.4.4 Hessian矩阵第30页
        2.4.5 Newton算法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压缩思想的近场源被动定位快速估计算法第32-52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近场源的数学模型第32-33页
    3.3 基于对称阵列的近场源被动定位估计算法第33-35页
    3.4 基于压缩思想的近场源被动定位估计算法第35-43页
        3.4.1 求根近场源角度估计算法原理第35-36页
        3.4.2 基于压缩思想近场源距离估计算法原理第36-43页
        3.4.3 算法运算步骤第43页
    3.5 算法性能对比分析第43-45页
    3.6 计算机仿真实验分析第45-51页
    3.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基于特殊阵列模型的近场源被动定位快速估计算法第52-73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基于特殊阵列的近场源被动定位估计算法第52-68页
        4.2.1 特殊阵列和信号模型第52-53页
        4.2.2 算法原理第53-59页
        4.2.3 算法性能分析第59-62页
        4.2.4 计算机仿真实验分析第62-68页
    4.3 基于特殊阵列的近场源被动定位估计的优化算法第68-72页
        4.3.1 改进优化算法原理第68-70页
        4.3.2 计算机仿真实验分析第70-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冲击噪声背景下的近场源被动定位估计算法第73-90页
    5.1 引言第73页
    5.2 α稳定分布及其性质第73-76页
    5.3 基于分数低阶统计量的近场源被动定位估计算法第76页
    5.4 基于l_p范数的冲击噪声背景下近场源被动定位估计新算法第76-89页
        5.4.1 基于l_p范数低秩分解近场源被动定位估计第77-83页
        5.4.2 计算机仿真及实验分析第83-89页
    5.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6章 混合信源的被动定位估计新算法第90-110页
    6.1 引言第90页
    6.2 混合信号的数学模型第90-91页
    6.3 经典混合信源被动定位估计算法:TSMUSIC算法第91-95页
    6.4 基于斜投影算子的混合信源被动定位估计新算法第95-102页
        6.4.1 一维空间混合信源被动定位估计算法第95-101页
        6.4.2 二维空间混合信源被动定位估计算法第101-102页
    6.5 计算机仿真实验分析第102-108页
    6.6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结论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对华ODA互益性探析--以湖北省为例
下一篇:大学生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