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核电厂(核电站)论文

核动力汽轮机除湿级1D/3D耦合计算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20页
        1.2.1 1D/3D耦合计算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一维系统仿真模型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汽轮机除湿级及其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 本文研究方案和研究内容第20-23页
第2章 除湿槽技术CFD研究第23-49页
    2.1 研究对象概述第23-24页
    2.2 除湿级离散粒子模型(DPM)第24-30页
        2.2.1 基本控制方程第24-25页
        2.2.2 湍流计算模型第25-28页
        2.2.3 离散粒子模型(DPM)第28-30页
    2.3 除湿级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第30-32页
        2.3.1 除湿级物理模型第30-31页
        2.3.2 边界条件设置第31-32页
    2.4 网格敏感性分析第32-34页
    2.5 不同粒径液滴在静叶栅表面沉积率分析第34-41页
        2.5.1 粒径参数的设定第34-35页
        2.5.2 静叶片表面沉积率分析第35-41页
    2.6 除湿槽位置的确定第41-46页
        2.6.1 除湿槽位置的选取及结构第41-42页
        2.6.2 静叶片型面压力分析第42-44页
        2.6.3 除湿槽捕捉液滴能力分析第44-46页
    2.7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3章 1D/3D耦合仿真计算方法研究第49-75页
    3.1 维流体网络组件数学模型第49-54页
        3.1.1 汽轮机组件的数学模型第49-51页
        3.1.2 调节阀的数学模型第51-53页
        3.1.3 阻力元件的数学模型第53-54页
    3.2 水蒸汽平衡相变模型第54-55页
    3.3 耦合计算的实现方法第55-58页
        3.3.1 接口参数映射方法第55-57页
        3.3.2 一维与三维耦合程序的控制第57-58页
    3.4 耦合计算平台介绍第58-60页
    3.5 稳态耦合计算结果分析第60-63页
        3.5.1 汽轮机一维模型的稳态仿真计算第60-61页
        3.5.2 稳态计算物理参数第61页
        3.5.3 无除湿沟槽三维模型耦合计算结果第61-63页
    3.6 稳态耦合计算性能优化第63-72页
        3.6.1 初始边界条件对稳态耦合计算性能的影响第63-64页
        3.6.2 CFD计算迭代次数对稳态耦合计算性能的影响第64-66页
        3.6.3 松弛因子对稳态耦合计算性能的影响第66-69页
        3.6.4 耦合数据映射方法对稳态耦合计算性能的影响第69-72页
    3.7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4章 除湿级1D/3D耦合仿真算例第75-95页
    4.1 除湿级稳态耦合计算流场分析第75-82页
        4.1.1 型面压力第75-76页
        4.1.2 通道压力分布第76-78页
        4.1.3 通道马赫数分布第78-80页
        4.1.4 通道蒸汽干度分布第80-82页
    4.2 除湿级瞬态耦合计算及结果分析第82-94页
        4.2.1 瞬态耦合计算的实现方法第83-84页
        4.2.2 瞬态耦合计算结果分析第84-94页
    4.3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结论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00-2015年湖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动态研究
下一篇:湖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