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快捷货运通道相关背景介绍 | 第17-26页 |
2.1 快捷货运相关定义 | 第17-18页 |
2.1.1 快捷货物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快捷货物通道的定义 | 第17-18页 |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 第18-21页 |
2.2.1 普通铁路 | 第18-19页 |
2.2.2 高速铁路 | 第19-20页 |
2.2.3 航空 | 第20-21页 |
2.2.4 高速公路 | 第21页 |
2.3 快捷货运开展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 第21-25页 |
2.3.1 普通铁路 | 第21-22页 |
2.3.2 高速铁路 | 第22-23页 |
2.3.3 航空 | 第23-24页 |
2.3.4 高速公路 | 第24-25页 |
2.4 不同运输方式的核心竞争区间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分担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7页 |
3.1 外部因素 | 第26页 |
3.2 内部因素 | 第26-30页 |
3.2.1 货主与快捷货物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 | 第26-28页 |
3.2.2 快捷货物运输方式的服务特性 | 第28-29页 |
3.2.3 货主选择运输方式时考虑的因素 | 第29-30页 |
3.3 货主的效用函数 | 第30-36页 |
3.3.1 效用函数理论 | 第30-31页 |
3.3.2 效用指标的确定和量化 | 第31-33页 |
3.3.3 效用函数的建立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快捷货运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分担博弈模型 | 第37-48页 |
4.1 博弈论概述 | 第37-39页 |
4.1.1 博弈论简介 | 第37-38页 |
4.1.2 动态博弈 | 第38-39页 |
4.2 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39-47页 |
4.2.1 动态博弈对所研究问题的适用性 | 第39-40页 |
4.2.2 建模思路 | 第40-41页 |
4.2.3 模型建立 | 第41-46页 |
4.2.4 博弈均衡和求解算法 | 第46-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算例分析 | 第48-56页 |
5.1 算例 | 第48-54页 |
5.1.1 时效性指标计算 | 第48-49页 |
5.1.2 安全度指标计算 | 第49页 |
5.1.3 可靠度指标计算 | 第49-50页 |
5.1.4 便捷度指标计算 | 第50页 |
5.1.5 货主各个效用指标的权重计算 | 第50-51页 |
5.1.6 四种运输方式各自广义收益中的各指标取值 | 第51-52页 |
5.1.7 模型均衡解的计算 | 第52-54页 |
5.2 均衡分析 | 第54-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