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2-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1 合作学习 | 第15页 |
2.1.2 低效 | 第15-16页 |
2.2 合作学习实证研究 | 第16-20页 |
2.2.1 国外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2.2 国内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0-23页 |
3.1 研究问题 | 第20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3.3 工具 | 第21页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 | 第21-23页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3-38页 |
4.1 教师因素对合作学习产生的影响 | 第23-28页 |
4.1.1 教师使用合作学习的频率 | 第23-24页 |
4.1.2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态度 | 第24页 |
4.1.3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 第24-25页 |
4.1.4 教师对合作学习主体的了解 | 第25-26页 |
4.1.5 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前的准备 | 第26页 |
4.1.6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 第26-28页 |
4.2 学生因素对合作学习产生的影响 | 第28-32页 |
4.2.1 农村初中生的性格对合作学习的影响 | 第28-29页 |
4.2.2 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态度 | 第29-30页 |
4.2.3 农村初中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 第30-31页 |
4.2.4 学生习惯于接受,缺乏批判意识 | 第31-32页 |
4.3 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 第32-38页 |
4.3.1 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 第32页 |
4.3.2 教师的具体教学策略 | 第32-36页 |
4.3.3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 第36-38页 |
5 结论 | 第38-40页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38-39页 |
5.2 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
附录1.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情况调查之教师访谈提纲 | 第42-43页 |
附录2.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情况调查之学生问卷 | 第43-44页 |
附录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