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下的高校档案服务研究--以Y大学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目的 | 第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一、 档案利用基础理论 | 第10-11页 |
二、 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一、 档案 | 第11-12页 |
二、 高校档案 | 第12页 |
三、 档案社会化服务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文献法 | 第12-13页 |
二、 调查问卷法 | 第13页 |
三、 比较法 | 第13页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13页 |
第二章 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背景与功能定位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高校档案服务的时代背景 | 第13-15页 |
第二节 高校档案服务的功能定位 | 第15-18页 |
第三章 上海 Y 大学档案服务社会化的现状 | 第18-21页 |
第一节 上海 Y 大学档案工作现状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上海 Y 大学档案服务现状 | 第19-21页 |
一、 档案利用服务情况 | 第19-20页 |
二、 档案利用服务方式 | 第20-21页 |
第四章 上海 Y 大学档案服务社会化的存在的问题 | 第21-33页 |
第一节 档案服务人员的结构不科学 | 第22-24页 |
一、 专业结构不合理 | 第22-23页 |
二、 年龄结构不合理 | 第23-24页 |
三、 流动率相对较高 | 第24页 |
第二节 档案服务的社会化认知程度低 | 第24-25页 |
一、 宣传力度不到位 | 第24-25页 |
二、 服务理念落后 | 第25页 |
第三节 档案利用效率所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一、 档案利用方式落后 | 第25-26页 |
二、 档案利用手续繁杂 | 第26页 |
三、 服务内容贫乏 | 第26-28页 |
第四节 档案服务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 第28-30页 |
一、 高校档案服务内容单一 | 第28-29页 |
二、 高校档案服务方式滞后 | 第29-30页 |
第五节 档案服务的非制度性瓶颈约束 | 第30-33页 |
一、 经费不足、设备落后 | 第30-31页 |
二、 馆藏资源匮乏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完善高校档案服务的基础保障 | 第33-42页 |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高校档案服务理念 | 第33-35页 |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33页 |
二、 树立科学的服务观念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档案服务的人员保障 | 第35-38页 |
一、 制订档案服务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 第35-36页 |
二、 创造档案服务人才成长的优质环境 | 第36-38页 |
三、 努力实现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结构的动态优化 | 第38页 |
第三节 高校档案服务的经费保障 | 第38-39页 |
一、 建立高校档案馆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 第39页 |
二、 开创档案创收活动,充实高校档案服务经费 | 第39页 |
第四节 重视高校档案服务的宣传工作 | 第39-41页 |
第五节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档案服务质量 | 第41-42页 |
第六章 档案服务社会化的拓展 | 第42-50页 |
第一节 正确处理保密与利用关系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开展多元化档案服务 | 第43-47页 |
一、 优化馆藏,提高馆藏质量 | 第44页 |
二、 深入档案编研 | 第44-45页 |
三、 开展档案专题服务 | 第45-46页 |
四、 实行信息服务的联合协作 | 第46页 |
五、 构建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 第46-47页 |
第三节 规范档案服务行为 | 第47-50页 |
一、 制定完善档案服务利用的规章制度 | 第47-48页 |
二、 导向式服务的规范化 | 第48页 |
三、 档案编研互动式服务的规范化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一、 编著类 | 第50页 |
二、 杂志类 | 第50-52页 |
三、 学位论文类 | 第52页 |
四、 中文网站类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