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模型的再构造—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反思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9-10页
一、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理论模型第10-15页
    (一)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理论溯源和基础第10-13页
    (二)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理论模型第13-15页
二、双重含义模型在司法实践中的境遇第15-19页
    (一) 民事案件审理流程中不涉及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第15-16页
    (二) 法院出具的裁判文书中未提到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第16页
    (三) 法律规定中没有采用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第16-19页
三、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批判第19-24页
    (一) 双重含义说导致相关概念复杂化第19页
    (二)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理论存在分歧第19-21页
    (三)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和民事诉讼制度设置的目的相违背第21-22页
    (四)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产生的特殊背景与现代理论环境相左第22页
    (五)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理论存在局限性第22-24页
四、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模型对实践的负功能第24-27页
    (一)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从理论假设出发,对实践认识不足第24页
    (二) 双重含义的框架造成法官理解和适用困难第24-25页
    (三) 双重含义影响当事人对于案件审理结果的认同第25页
    (四)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导致理论研究和实践适用重点相背离第25页
    (五)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无法契合我国制度和现实实践第25-27页
五、证明责任概念整合与证明责任模型重构第27-34页
    (一) 证明责任的分配第27-30页
    (二) 证明责任在案件审理中程序上的规定第30-34页
结语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唐宋都城坊市制的崩溃--以街巡使为线索
下一篇: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