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1.3.1 可能的创新 | 第12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2.1 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理论研究 | 第13-20页 |
2.1.1 刘易斯理论 | 第13-14页 |
2.1.2 拉—费理论 | 第14-15页 |
2.1.3 乔根森理论 | 第15-16页 |
2.1.4 托达罗理论 | 第16-17页 |
2.1.5 相对贫困假说 | 第17-18页 |
2.1.6 新迁移理论 | 第18-19页 |
2.1.7 推-拉理论 | 第19-20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0-24页 |
2.2.1 关于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行为研究 | 第20-21页 |
2.2.2 关于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问题相关概念及样本分析 | 第24-36页 |
3.1 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3.1.1 农村外出劳动力 | 第24页 |
3.1.2 农村回流劳动力 | 第24-25页 |
3.1.3 返乡创业 | 第25页 |
3.3 基于CHIP2008数据的样本分析 | 第25-36页 |
3.3.1 变量定义 | 第25-27页 |
3.3.2 农村回流劳动力与未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比较分析 | 第27-32页 |
3.3.3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情况 | 第32-34页 |
3.3.4 农村回流劳动力创业困境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问题分析模型的选择 | 第36-40页 |
4.1 就业决定模型 | 第36-37页 |
4.2 收入决定模型 | 第37-39页 |
4.3 收入分解模型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问题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40-48页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40页 |
5.1.1 数据来源 | 第40页 |
5.1.2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5.2 回流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决定的影响作用 | 第40-42页 |
5.3 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5页 |
5.4 农村回流劳动力收入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5.5 农村回流劳动力非农工作收入差距及分解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