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捕集与封存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碳捕集与封存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1-13页 |
(一) 碳捕集与封存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碳捕集与封存的运作机制 | 第11-12页 |
1. 捕集阶段 | 第11页 |
2. 运输阶段 | 第11页 |
3. 封存阶段 | 第11-12页 |
(三) 碳捕集与封存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2页 |
2. 利益平衡理论 | 第12-13页 |
3. 风险控制理论 | 第13页 |
二、碳捕集与封存的国际国外法律制度及评价 | 第13-20页 |
(一) 碳捕集与封存的国际法律制度 | 第13-15页 |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第13-14页 |
2. 《京都议定书》 | 第14页 |
3. 《马拉喀什协定》 | 第14-15页 |
(二) 关于碳捕集与封存的国外法律制度 | 第15-18页 |
1. 欧盟关于碳捕集与封存法律制度 | 第15-16页 |
2. 英国关于碳捕集与封存法律制度 | 第16-17页 |
3. 美国关于碳捕集与封存法律制度 | 第17-18页 |
4. 澳大利亚关于碳捕集与封存法律制度 | 第18页 |
(三) 对碳捕集与封存的国际国外法律制度的评价 | 第18-20页 |
1. 实行准证核准制度 | 第18-19页 |
2. 关注安全与监测 | 第19页 |
3. 实行影响评价机制 | 第19-20页 |
4. 明确事故管理责任 | 第20页 |
三、我国碳捕集与封存法律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第20-23页 |
(一) 我国碳捕集与封存的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20-21页 |
(二) 我国碳捕集与封存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1. 市场准入制度不规范 | 第21页 |
2. 项目融资困难 | 第21-22页 |
3. 缺乏安全控制 | 第22页 |
4. 民事赔偿责任不完善 | 第22-23页 |
四、完善碳捕集与封存的制度构建 | 第23-29页 |
(一) 健全碳捕集与封存的许可准入规范 | 第23-24页 |
1. 碳捕获与封存许可准入制度的建立 | 第23页 |
2. 构建碳捕获与封存涉外市场准入制度 | 第23-24页 |
(二) 改进碳捕集与封存的激励机制 | 第24-25页 |
1. 政府支持 | 第24-25页 |
2. 市场机制 | 第25页 |
(三) 加强碳捕集与封存的安全监管 | 第25-26页 |
1.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25-26页 |
2. 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 第26页 |
3. 完善项目的监督和检查制度 | 第26页 |
(四) 规范碳捕集与封存的民事赔偿责任 | 第26-29页 |
1. 明确赔偿责任的主体 | 第26-27页 |
2. 规定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