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妇产科论文

剖宫产术后TEAS镇痛效果评价及其对产后泌乳、产后应激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中英文缩略语表第9-10页
前言第10-12页
一、资料与方法第12-19页
    (一) 研究对象第12-13页
        1. 病例估算第12页
        2. 病例收集第12页
        3. 基线比较第12-13页
    (二) 病例选择第13-14页
        1. 纳入标准第13页
        2. 排除标准第13页
        3. 剔除标准第13页
        4. 脱落标准第13页
        5. 脱落病例的处理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第14-19页
        1. 实验设计第14页
        2. 研究工具第14-15页
            (1) 主要仪器第14页
            (2) 主要试剂第14页
            (3) 实验相关设备第14页
            (4) 疼痛评分尺第14页
            (5) TEAS镇痛知情同意书(见附录1)第14页
            (6) 镇痛临床观察记录(见附录2)第14页
            (7) 临床课题医学伦理审查申请表(见附录3)第14-15页
        3. 分组方式及操作方法第15-16页
        4. 观察指标第16-17页
        5. 统计学处理第17页
        6. 技术路线第17-19页
二、结果第19-22页
    (一) 不同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评价第19-20页
    (二) 三组肛门排气时间的比较第20页
    (三) 不同镇痛方式的促泌乳效果比较第20页
    (四) 三组外周静脉血PRL的比较第20页
    (五) 三组外周静脉血ACTH的比较第20-21页
    (六) 三组外周静脉血PG的比较第21-22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22-29页
    (一) 剖宫产术后疼痛第22-24页
        1、TEAS的作用机制第22-23页
        2、TEAS作用于手术后的镇痛效果第23-24页
        3、TEAS作用部位选穴依据第24页
        4、TEAS对本研究的镇痛效果第24页
    (二) 不同镇痛方式对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第24-25页
    (三) 不同镇痛方式对促泌乳效果的影响第25-26页
    (四) 不同镇痛方式对ACTH的影响第26-27页
    (五) 不同镇痛方式对PG的影响第27页
    (六) 不同镇痛方式的综合评价第27-29页
结论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4页
附录第34-37页
    附录1第34-35页
    附录2第35-36页
    附录3第36-37页
文献综述第37-47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老年护理服务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