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复方中药凝胶剂的制备与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黄芩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1.2 外用水性凝胶剂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概述第10-11页
        1.2.2 分类第11-13页
        1.2.3 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中药复方凝胶剂的制备第16-24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材料与器材第16-18页
        2.2.1 中药提取液的制备第16页
        2.2.2 药品第16-17页
        2.2.3 仪器第17-18页
    2.3 实验方法第18-19页
        2.3.1 处方设计第18页
        2.3.2 基质的选择第18-19页
        2.3.3 药物加入及混合成型实验第19页
        2.3.4 正交法优化凝胶剂处方第19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9-23页
        2.4.1 基质的选择结果第19-20页
        2.4.2 药物加入及混合成型实验结果第20-21页
        2.4.3 正交法优化凝胶剂处方结果第21-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凝胶质量标准的建立第24-33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材料与器材第24-25页
        3.2.1 材料第24页
        3.2.2 试剂第24页
        3.2.3 器材第24-25页
    3.3 实验方法第25-27页
        3.3.1 中药复方凝胶剂理化性质的检查第25页
        3.3.2 中药复方凝胶剂中主要成分的分析第25-27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7-32页
        3.4.1 中药复方凝胶剂理化性质的检查第27-28页
        3.4.2 薄层色谱鉴别第28页
        3.4.3 含量测定第28-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凝胶剂的初步稳定性考察第33-40页
    4.1 引言第33页
    4.2 材料与器材第33-34页
        4.2.1 材料第33页
        4.2.2 试剂第33-34页
        4.2.3 器材第34页
    4.3 实验方法第34-35页
        4.3.1 加速实验第34页
        4.3.2 长期稳定性试验第34页
        4.3.3 粘度测定第34页
        4.3.4 酸碱度第34页
        4.3.5 含量第34-35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38页
        4.4.1 加速试验第35-37页
        4.4.2 长期稳定性试验第37-38页
    4.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五章 凝胶剂的毒理学研究第40-49页
    5.1 引言第40页
    5.2 急性毒性试验第40-41页
        5.2.1 材料与器材第40页
        5.2.2 实验方法第40页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41页
    5.3 皮肤刺激性试验第41-43页
        5.3.1 材料与器材第41页
        5.3.2 实验方法第41页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1-43页
    5.4 皮肤过敏试验第43-45页
        5.4.1 材料与器材第43页
        5.4.2 实验方法第43-44页
        5.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4-45页
    5.5 长期毒性试验第45-48页
        5.5.1 材料与器材第45-46页
        5.5.2 实验方法第46页
        5.5.3 长期毒性试验结果第46-48页
    5.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第49-50页
    6.1 本文研究成果第49页
    6.2 成果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消费主义视域下大众文化对女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研究--以陕西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