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地方行政层级设置优化研究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第12-15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18-20页
        一、研究的重点第18页
        二、研究的难点第18-19页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二章 我国地方行政层级设置变迁审视第20-33页
    第一节 我国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演变发展第20-25页
        一、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层级的演变与反复第20-22页
        二、近代以来至民国时期的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的特点第22-23页
        三、1949年以来行政层级设置的演变第23-24页
        四、对我国地方行政层级设置变迁的反思第24-25页
    第二节 当下中国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现状考察第25-29页
        一、现行的“省-市-县-乡”四级管理体制现状第25页
        二、影响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的因素分析第25-27页
        三、当前地方行政层级改革中的热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综述第27-28页
        四、我国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的局限性第28-29页
    第三节 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第29-33页
        一、必要性分析第30-31页
        二、可行性分析第31-33页
第三章 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层级优化设置的理论依据第33-43页
    第一节 政府管理的扁平化理论第33-36页
        一、扁平化理论的概念和由来第33-34页
        二、政府扁平化的公共性第34-35页
        三、政府扁平化理论的应用性分析第35-36页
    第二节 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理论第36-38页
        一、行政区与经济区的概念和区别第36-37页
        二、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实质第37页
        三、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理论的应用性分析第37-38页
    第三节 行政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关系理论第38-40页
        一、行政区划层级与管理幅度的概念第38-39页
        二、行政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相互关系第39页
        三、现代信息技术对行政层级和管理幅度的影响第39-40页
        四、行政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关系理论的适用性第40页
    第四节 治理与善治理论第40-43页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的概念与提出第40-41页
        二、实现政府治理与善治的必然要求第41-42页
        三、善治理论对行政层级改革的启示第42-43页
第四章 国外行政区划层级设置的比较分析与借鉴第43-54页
    第一节 当代若干西方国家地方行政层级现状考察比较第43-48页
        一、美国行政层级的现状考察第43-45页
        二、日本的现状考察第45-46页
        三、德国的现状考察第46-48页
        四、美、日、德三国行政层级现状特点分析第48页
    第二节 当代世界各国行政层级现状综述与比较分析第48-51页
        一、当代世界各国行政层级现状综述第48-49页
        二、中国地方行政层级现状与各国的比较分析第49-51页
    第三节 当代西方各国行政层级改革的经验借鉴第51-54页
        一、经济发展是推动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调整的的主要因素第51-52页
        二、地方政府行政层级改革趋向扁平化第52页
        三、地方政府纵向之间合理分权第52-53页
        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塑造企业化政府第53页
        五、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地方自治第53-54页
第五章 国内地方优化行政层级设置的探索实践第54-63页
    第一节 浙江“省直管县”改革的经验借鉴第54-57页
        一、浙江省直管县改革的基本状况第55页
        二、浙江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第55-56页
        三、浙江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第56-57页
    第二节 对广东东莞市直管镇体制的思考第57-60页
        一、东莞行政区划层级设置的基本情况第58页
        二、东莞模式的突出矛盾第58-59页
        三、东莞模式的经验借鉴第59-60页
    第三节 河南省地级市警务管理改革撤并层级的探索第60-63页
        一、改革的由来和过程第60页
        二、改革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第60-61页
        三、对改革的经验借鉴第61-63页
第六章 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现实路径探讨第63-72页
    第一节 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第63-64页
        一、明确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目标第63-64页
        二、坚定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方向第64页
    第二节 推进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基本原则第64-66页
        一、依法治国原则第64-65页
        二、行政层级与管辖幅度相适应原则第65页
        三、因地制宜和稳妥推进原则第65-66页
    第三节 推进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路径初探第66-69页
        一、建立以省直管县为主的地方三级行政管理体制第66-67页
        二、优化区域中心城市区划层级设置第67-68页
        三、强化行政派出机制虚化基层政区设置第68-69页
    第四节 推进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的对策第69-72页
        一、合理划分各层级政府管辖权限第69-70页
        二、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第70-71页
        三、完善新行政层级下的权力制约监管机制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产业安全视角的我国信用评级产业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宏观审慎视角的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