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21-2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一、审计 | 第21-22页 |
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 第22-24页 |
三、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 第24页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第24-28页 |
一、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第24-26页 |
二、“经济人”假设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运用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云南省曲靖市QL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 第28-41页 |
第一节 QL区审计工作现状 | 第28-30页 |
一、QL区基本情况 | 第28页 |
二、QL区审计局人员情况 | 第28-29页 |
三、QL区审计局审计工作情况 | 第29-30页 |
第二节 QL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 第30-33页 |
一、QL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 第30-31页 |
二、QL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 | 第31页 |
三、QL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详细情况 | 第31-33页 |
第三节 QL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 第33-39页 |
一、QL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细则 | 第33-35页 |
二、QL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过程 | 第35-36页 |
三、QL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详细情况 | 第36-39页 |
第四节 QL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58页 |
第一节 存在问题 | 第41-50页 |
一、现有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不完善 | 第41-46页 |
二、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不高 | 第46-49页 |
三、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50-58页 |
一、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计存在缺陷原因 | 第50-52页 |
二、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原因 | 第52-57页 |
三、审计结果得不到充分运用原因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国外经验借鉴 | 第58-62页 |
第一节 美国经验 | 第58-59页 |
一、美国政府责任署 | 第58页 |
二、美国绩效审计 | 第58-59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审计的启示 | 第59-62页 |
一、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 第60页 |
二、向绩效审计转变 | 第60页 |
三、审计工作安排的科学性 | 第60-61页 |
四、人员的多样性 | 第61页 |
五、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完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 | 第62-67页 |
第一节 完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 第62-64页 |
一、根据审计对象选择评价指标 | 第62页 |
二、评价指标合理安排权重 | 第62页 |
三、对已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完善 | 第62页 |
四、客观公正使用评价指标 | 第62-63页 |
五、评价指标量化与非量化结合 | 第63-64页 |
第二节 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 第64-66页 |
一、先审后离 | 第64页 |
二、审计部门直管 | 第64页 |
三、严谨使用数据评价 | 第64-65页 |
四、提高审计工作者素质及独立性 | 第65页 |
五、科学安排工作 | 第65-66页 |
第三节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 第66-67页 |
一、参考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任免领导干部 | 第66页 |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一定范围公开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