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英黄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药效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1页
    1.1 奶牛乳房炎概述第13页
    1.2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第13-14页
    1.3 奶牛乳腺的防御机理第14-15页
    1.4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第15-16页
        1.4.1 体细胞计数法第15页
        1.4.2 pH检测法第15页
        1.4.3 细菌的培养第15页
        1.4.4 免疫测定法第15-16页
        1.4.5 基因检测第16页
    1.5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第16-18页
        1.5.1 抗生素治疗第16-17页
        1.5.2 中药治疗第17页
        1.5.3 其他第17-18页
    1.6 英黄散中各成分的药理作用第18-20页
        1.6.1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第18页
        1.6.2 黄芩的药理作用第18-19页
        1.6.3 连翘的药理作用第19页
        1.6.4 当归的药理作用第19-20页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第21-2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页
        2.1.1 材料第21页
        2.1.2 方法第21页
    2.2 结果第21-23页
        2.2.1 细菌的分离第21-22页
        2.2.2 细菌的鉴定第22-23页
    2.3 讨论第23页
    2.4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英黄散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第24-2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3.1.1 材料第24页
        3.1.2 方法第24-25页
    3.2 结果第25-26页
        3.2.1 英黄散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抑菌直径测定结果第25-26页
        3.2.2 英黄散对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结果第26页
    3.3 讨论第26页
    3.4 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英黄散在小鼠体内的抗炎及免疫效果第27-3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27-29页
        4.1.1 材料第27页
        4.1.2 方法第27-29页
    4.2 结果第29-32页
        4.2.1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结果第29-30页
        4.2.2 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试验结果第30-31页
        4.2.3 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增生试验结果第31页
        4.2.4 英黄散水煎液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第31-32页
    4.3 讨论第32-33页
    4.4 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英黄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第34-36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5.1.1 材料第34页
        5.1.2 方法第34-35页
    5.2 结果第35页
        5.2.1 预实验第35页
        5.2.2 正式试验第35页
    5.3 讨论第35页
    5.4 小结第35-36页
第六章 英黄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治疗试验第36-40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6.1.1 材料第36页
        6.1.2 方法第36-37页
    6.2 结果第37-38页
        6.2.1 英黄散对隐性乳房炎患牛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第37-38页
        6.2.2 英黄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疗效的判定结果第38页
    6.3 讨论第38-39页
    6.4 小结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46页
作者简介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RRSV感染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芩红乳房灌注剂的抑菌、镇痛、抗炎作用及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