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视角下市民农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吉安亲亲农园为例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市民农园发展综述 | 第17-31页 |
2.1 相关概念的厘定 | 第17-18页 |
2.1.1 休闲农业 | 第17页 |
2.1.2 都市农业 | 第17页 |
2.1.3 观光农业园 | 第17页 |
2.1.4 市民农园 | 第17-18页 |
2.2 市民农园的理论支撑 | 第18-19页 |
2.2.1 体验经济理论 | 第18页 |
2.2.2 城市居民出游行为空间模式 | 第18-19页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第19页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2.3 市民农园的特征与分类 | 第19-21页 |
2.3.1 特征 | 第19-20页 |
2.3.2 分类 | 第20-21页 |
2.4 市民农园的功能及意义 | 第21-22页 |
2.4.1 功能 | 第21页 |
2.4.2 意义 | 第21-22页 |
2.5 市民农园发展概述 | 第22-24页 |
2.5.1 发达国家及地区市民农园发展动态 | 第22-23页 |
2.5.2 国内市民农园发展动态 | 第23-24页 |
2.6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24-25页 |
2.6.1 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2.6.2 解决对策 | 第25页 |
2.7 市民农园创意表达探析 | 第25-31页 |
第三章 市民农园经典案例分析 | 第31-39页 |
3.1 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 | 第31-34页 |
3.2 珠海市南旺生态园 | 第34-35页 |
3.3 广东快乐田心农庄 | 第35-36页 |
3.4 常州大水牛市民农园 | 第36-38页 |
3.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亲亲农园实证研究 | 第39-85页 |
4.1 项目概况及基础资料分析 | 第39-44页 |
4.1.1 项目建设背景 | 第39页 |
4.1.2 区位分析 | 第39-40页 |
4.1.3 资源分析 | 第40-41页 |
4.1.4 用地现状分析 | 第41-42页 |
4.1.5 适宜性分析 | 第42-43页 |
4.1.6 用地现状小结 | 第43-44页 |
4.2 总体规划 | 第44-49页 |
4.2.1 规划范围 | 第44页 |
4.2.2 规划目标 | 第44页 |
4.2.3 规划原则 | 第44-45页 |
4.2.4 规划依据 | 第45页 |
4.2.5 规划思路 | 第45-47页 |
4.2.6 形象定位 | 第47页 |
4.2.7 景观结构 | 第47-48页 |
4.2.8 功能分区 | 第48-49页 |
4.3 专项规划 | 第49-59页 |
4.3.1 道路交通规划 | 第49-51页 |
4.3.2 水系规划 | 第51-52页 |
4.3.3 旅游产品及线路规划 | 第52-54页 |
4.3.4 竖向设计 | 第54-55页 |
4.3.5 生态保障措施 | 第55-56页 |
4.3.6 服务设施规划 | 第56-57页 |
4.3.7 产业发展规划 | 第57-58页 |
4.3.8 VI标志系统设计 | 第58页 |
4.3.9 小品设计 | 第58-59页 |
4.4 主要景点详细设计 | 第59-83页 |
4.4.1 入口景观设计 | 第59-61页 |
4.4.2 园艺观光区 | 第61-66页 |
4.4.3 市民农场区 | 第66-68页 |
4.4.4 农家体验区 | 第68-70页 |
4.4.5 养生度假区 | 第70-75页 |
4.4.6 运动休闲区 | 第75-81页 |
4.4.7 滨水风光带 | 第81-82页 |
4.4.8 用地平衡指标 | 第82-83页 |
4.5 运营策划 | 第83页 |
4.6 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5.1 结论 | 第85页 |
5.2 讨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