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1 农田温室气体 | 第13-14页 |
1.2 稻田土壤碳固定 | 第14-15页 |
2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2.1 土壤碳库 | 第15-16页 |
2.2 生物固碳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2.3 Rubisco基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3 免耕与微生物多样性 | 第19-22页 |
3.1 免耕的起源与发展 | 第19-22页 |
3.2 免耕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第22页 |
4 土壤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4.1 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23-24页 |
4.2 前沿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免耕稻田不同剖面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CO_2固定通量 | 第27-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1.1 试验点概况 | 第28页 |
1.2 样品采集与编号 | 第28页 |
1.3 土壤微生物平板计数 | 第28-29页 |
1.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29页 |
1.5 CO_2固定通量测定 | 第29-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2.1 土壤微生物计数 | 第30-32页 |
2.2 土壤理化性质 | 第32-33页 |
2.3 CO_2固定通量 | 第33-35页 |
3 讨论 | 第35-36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免耕土壤中CO_2固定微生物 | 第37-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5页 |
1.1 SIP试验~(12)CO_2制备与~(13)CO_2购买 | 第37-38页 |
1.2 土壤预处理 | 第38页 |
1.3 呼吸强度的测定 | 第38页 |
1.4 DNA-SIP室内模拟试验 | 第38-39页 |
1.5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 | 第39页 |
1.6 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获得不同浮力密度DNA | 第39-41页 |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41-44页 |
1.8 MiSeq宏基因组测序 | 第44-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2.1 DNA含量测定与添加量 | 第45-46页 |
2.2 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 | 第46-47页 |
2.3 高通量结果 | 第47-52页 |
3 讨论 | 第52-5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免耕稻田土壤中固碳细菌关键酶基因cbbLR多样性 | 第55-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61页 |
1.1 功能基因cbbLR的PCR扩增 | 第55-56页 |
1.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6页 |
1.3 PCR产物的TA克隆 | 第56-57页 |
1.4 普通感受态细胞酶连产物的转化 | 第57页 |
1.5 克隆文库的构建与保存 | 第57页 |
1.6 PCR扩增验证转化子 | 第57-58页 |
1.7 cbbLR基因文库的RFLP分析 | 第58-59页 |
1.8 cbbLR基因文库统计分析 | 第59-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8页 |
2.1 士壤固碳细菌cbbLR基因的PCR扩增 | 第61页 |
2.2 cbbLR基因文库酶切类型统计分析 | 第61-63页 |
2.3 二氧化碳固定细菌cbbLR基因多样性 | 第63-64页 |
2.4 二氧化碳固定细菌群落结构与系统发育 | 第64-68页 |
3 讨论 | 第68-6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3页 |
创新点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5页 |
附录 文中所用的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