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设想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靖边苏维埃民主政权的建立 | 第15-31页 |
一、革命前靖边社会概况 | 第15-17页 |
二、创建靖边苏维埃政权的准备 | 第17-23页 |
(一) 早期的革命政治宣传 | 第17页 |
(二) 初期党组织的创建 | 第17-19页 |
(三) 革命初期零星武装力量的发展 | 第19-21页 |
(四) 游击队的建立和游击战争的开展 | 第21-23页 |
三、靖边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及发展 | 第23-26页 |
(一) 西靖边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 第24-25页 |
(二) 东靖边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 第25页 |
(三) 靖边苏维埃政权的重建与整合 | 第25-26页 |
四、靖边革命根据地的行政隶属关系 | 第26-31页 |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靖边革命根据地的行政隶属关系 | 第26-29页 |
(二) 抗日战争时期靖边革命根据地的行政隶属关系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抗战时期靖边县的民主政治建设 | 第31-43页 |
一、民主政权建设 | 第31-40页 |
(一) 开展普遍的民主选举运动 | 第32-33页 |
(二) 施行参议会制度 | 第33-38页 |
(三) 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 | 第38-40页 |
二、党内民主的发展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抗战时期靖边县的经济建设 | 第43-65页 |
一、农业发展 | 第43-58页 |
二、工商业和运输业的发展 | 第58-65页 |
(一) 工业发展 | 第58-59页 |
(二) 商业发展 | 第59-61页 |
(三) 运盐业发展 | 第61-65页 |
第五章 抗战时期靖边县的文化教育工作 | 第65-71页 |
一、小学教育 | 第65-67页 |
(一) 小学教育发展状况 | 第66页 |
(二) 创办小学的几种形式 | 第66-67页 |
二、社会群众教育 | 第67-69页 |
(一) 社会扫盲教育 | 第67-68页 |
(二) 其他社会文化教育活动 | 第68-69页 |
三、干部教育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抗战时期靖边县的统一战线工作 | 第71-83页 |
一、正确处理与国统区的关系 | 第71-77页 |
(一) 合作与对峙局面的形成 | 第71-73页 |
(二) 统一战线内的摩擦与反摩擦 | 第73-77页 |
二、正确处理与内蒙的关系 | 第77-83页 |
(一) 与内蒙的友好互助关系 | 第78-79页 |
(二) 团结蒙人共同抗日 | 第79-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