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47页 |
第一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5-31页 |
1 病毒的发现 | 第15页 |
2 病毒的基本特征 | 第15-18页 |
3 非结构蛋白 | 第18-20页 |
4 病毒结构蛋白 | 第20-24页 |
4.1 主要结构蛋白(GP5、M和N蛋白) | 第20-22页 |
4.2 次要结构蛋白(GP2a、GP3 GP4和E)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PRRSV入胞过程研究进展 | 第31-47页 |
1 吸附 | 第31-34页 |
1.1 硫酸肝素 | 第31-32页 |
1.2 唾液酸粘附素 | 第32-34页 |
2 入胞途径 | 第34-35页 |
3 病毒脱壳 | 第35-37页 |
3.1 CD163 | 第35-36页 |
3.2 蛋白水解酶 | 第36-37页 |
4 其它参与PRRSV入胞的分子 | 第37-38页 |
4.1 CD151 | 第37页 |
4.2 波形蛋白 | 第37-38页 |
5 脂筏参与病毒入胞 | 第38页 |
6 入胞过程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 第47-165页 |
第三章 FAK-PI3K-AKT-Rac1信号通路参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入胞过程的研究 | 第47-9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70页 |
1.1 材料 | 第50-52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52-70页 |
2 实验结果 | 第70-83页 |
2.1 PRRSV入胞过程中激活FAK-PI3K-AKT信号通路 | 第70-75页 |
2.2 FAK-PI3K-AKT信号通路是PRRSV入胞所必需的 | 第75-77页 |
2.3 PRRSV在入胞过程中通过FAK-PI3K-AKT信号通路重构微丝骨架 | 第77-79页 |
2.4 在PRRSV入胞过程中,Rac1是FAK-PI3K-AKT通路的下游效应蛋白 | 第79-83页 |
2.5 抑制剂对细胞毒性的分析 | 第83页 |
3 讨论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第四章 整合素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入胞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 第93-12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6-105页 |
1.1 材料 | 第96-97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97-105页 |
2 实验结果 | 第105-116页 |
2.1 PRRSV在入胞过程中整合素α_v与β1亚基的亚细胞定位 | 第105-107页 |
2.2 整合素α_v亚基是PRRSV入胞所必需的 | 第107-110页 |
2.3 PRRSV入胞过程中通过整合素α_v将细胞外信号传导给FAK-PI3K-AKT-Rac1信号通路 | 第110-112页 |
2.4 整合素激活剂Mn~(2+)可以激活FAK-PI3K-AKT-Rac1信号通路,并促进病毒入胞 | 第112-114页 |
2.5 脂筏参与整合素信号传导过程 | 第114-116页 |
3 讨论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3页 |
第五章 ROS与Ca~(2+)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入胞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 第123-1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5-131页 |
1.1 材料 | 第125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25-131页 |
2 实验结果 | 第131-140页 |
2.1 PRRSV在入胞过程中诱导细胞产生ROS | 第131-132页 |
2.2 ROS是PRRSV入胞过程所必需的 | 第132-135页 |
2.3 TLR4参与细胞内ROS的产生 | 第135-137页 |
2.4 Ca~(2+)参与PRRSV入胞和FAK-PI3K-AKT-Rac1信号通路激活 | 第137-139页 |
2.5 NAC,TAK242,BAPTA,BAPTA-AM对细胞产生毒性检测 | 第139-140页 |
3 讨论 | 第140-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7页 |
第六章 RHD肽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入胞的研究 | 第147-1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8-154页 |
1.1 材料 | 第148-149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49-154页 |
2 实验结果 | 第154-160页 |
2.1 整合素结合肽的查找 | 第154页 |
2.2 整合素结合肽的抑制病毒入胞实验 | 第154-157页 |
2.3 RHD肽不抑制病毒吸附 | 第157-158页 |
2.4 RHD肽抑制病毒入胞过程中激活的FAK-PI3K-AKT-Rac1信号通路 | 第158-160页 |
3 讨论 | 第160-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5页 |
全文总结 | 第165-167页 |
科研成果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