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14-16页 |
引言 | 第16-18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8-48页 |
第一章 呼吸道黏膜免疫及黏膜树突状细胞的重要作用 | 第18-36页 |
1 呼吸道黏膜 | 第18-19页 |
2 呼吸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 第19-21页 |
2.1 鼻腔相关淋巴组织 | 第19-21页 |
2.2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 第21页 |
3 呼吸道引流淋巴结 | 第21页 |
3.1 颈淋巴结 | 第21页 |
3.2 支气管淋巴结/纵膈淋巴结 | 第21页 |
4 参与呼吸道黏膜免疫相关的树突状细胞 | 第21-30页 |
4.1 呼吸道树突状细胞类型 | 第22页 |
4.2 呼吸道树突状细胞亚群及主要免疫分子 | 第22-24页 |
4.3 呼吸道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 第24-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第二章 疫苗佐剂CpG ODN的研究进展 | 第36-48页 |
1 CpG ODN的概念 | 第36-37页 |
2 CpG ODN的分类 | 第37-38页 |
3 CpG ODN作用机制 | 第38-39页 |
3.1 胞内信号和基因表达 | 第38页 |
3.2 CpG ODN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 第38-39页 |
4 CpG ODN安全性 | 第39-40页 |
5 CpG ODN作为疫苗佐剂的应用进展 | 第40-42页 |
5.1 CpG ODN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 | 第40页 |
5.2 CpG ODN在临床注射疫苗中的应用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48-128页 |
第三章 CpG ODN配合H9N2 WIV鼻腔免疫对小鼠呼吸道局部黏膜和全身免疫水平的影响 | 第48-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4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49页 |
1.2 试验设备 | 第49页 |
1.3 试验试剂 | 第49-50页 |
1.4 体内免疫程序 | 第50-51页 |
1.5 材料收集 | 第51页 |
1.6 ELISA方法检测呼吸道各黏膜IgA抗体水平 | 第51页 |
1.7 ELISA方法检测血清总IgG及亚型抗体水平 | 第51-52页 |
1.8 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中和HI水平 | 第52-53页 |
1.9 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水平 | 第53页 |
1.10 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 第53页 |
1.11 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亚型比例 | 第53页 |
1.12 数据统计 | 第53-54页 |
2 试验结果 | 第54-59页 |
2.1 鼻腔、气管和肺H9N2 WIV特异性IgA抗体水平 | 第54-55页 |
2.2 血清中H9N2 WIV特异性IgG及其亚型抗体水平 | 第55-56页 |
2.3 血清中中和HI水平 | 第56-57页 |
2.4 脾淋巴细胞的活化水平 | 第57-58页 |
2.5 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 | 第58-59页 |
2.6 脾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 | 第59页 |
3 讨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第四章 CpG ODN配合H9N2 WIV对小鼠树突状细胞活化和成熟的影响 | 第66-8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72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67页 |
1.2 试验设备 | 第67页 |
1.3 试验试剂和耗材 | 第67-68页 |
1.4 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原代诱导培养 | 第68-69页 |
1.5 流式细胞术鉴定树突状型细胞纯度和成熟水平 | 第69-70页 |
1.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树突状型细胞的CD11c表达水平 | 第70页 |
1.7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纯化及灭活 | 第70页 |
1.8 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表型成熟水平 | 第70-71页 |
1.9 ELISA检测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 第71页 |
1.10 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细胞 | 第71页 |
1.11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试验检测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水平 | 第71页 |
1.12 数据统计 | 第71-72页 |
2 结果 | 第72-83页 |
2.1 小鼠树突状细胞的鉴定 | 第72-75页 |
2.2 CpG ODN配合H9N2 WIV对小鼠树突状细胞活化和成熟的影响 | 第75-83页 |
3 讨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五章 CpG ODN对鼻腔黏膜下树突状细胞跨上皮 摄取H9N2 WIV的影响 | 第88-1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9-96页 |
1.1 试验动物及细胞系 | 第89页 |
1.2 试验设备 | 第89-90页 |
1.3 试验试剂和耗材 | 第90-92页 |
1.4 Calu-3细胞的极性培养 | 第92-93页 |
1.5 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93页 |
1.6 CpG ODN对Calu-3细胞和DCs的细胞毒性 | 第93页 |
1.7 DC/Calu-3体外共培养系统的建立 | 第93页 |
1.8 禽流感病毒的荧光标记 | 第93-94页 |
1.9 小鼠鼻腔灌注试验 | 第94页 |
1.10 流式细胞术检测黏膜下DCs摄取病毒的能力 | 第94-95页 |
1.11 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系统中DCs的表型成熟能力 | 第95页 |
1.12 ELISA法检测共培养系统中DCs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 第95页 |
1.13 共培养系统中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试验 | 第95页 |
1.14 免疫荧光试验 | 第95-96页 |
1.15 数据统计 | 第96页 |
2 结果 | 第96-121页 |
2.1 Calu-3细胞的极化培养特征 | 第96-98页 |
2.2 CpG ODN对上皮细胞Calu-3活力的影响 | 第98-99页 |
2.3 共培养系统中CpG ODN配合H9N2 WIV对黏膜下树突状细胞成熟能力的影响 | 第99-100页 |
2.4 共培养系统中CpG ODN对黏膜下树突状细胞摄取游离侧H9N2 WIV能力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2.5 上皮细胞对H9N2 WIV跨上皮转运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2.6 体内外试验中CpG ODN对树突状细胞跨上皮树突形成的影响 | 第106-111页 |
2.7 体内外试验中跨上皮树突对腔侧H9N2 WIV的摄取能力 | 第111-113页 |
2.8 体内外试验中SIGN-R1受体在鼻黏膜树突状细胞的表达情况及捕获H9N2 WIV能力 | 第113-115页 |
2.9 Calu-3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对CpG ODN的摄取能力 | 第115-117页 |
2.10 趋化因子CCL20和TLR9信号通路对鼻黏膜树突状细胞招募和跨上皮树突形成的影响 | 第117-121页 |
3 讨论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全文结论 | 第128-130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30-132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