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独立董事特征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文献述评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6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一、独立董事 | 第19页 |
二、盈余管理 | 第19-20页 |
三、企业生命周期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2-23页 |
三、内部控制人理论 | 第23页 |
第三节 基本理论 | 第23-29页 |
一、独立董事发展沿革 | 第23-25页 |
二、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 第25-27页 |
三、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方法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29-32页 |
第一节 企业生命周期下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29-30页 |
一、现状分析 | 第29页 |
二、假设提出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企业生命周期下独立董事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30页 |
一、现状分析 | 第30页 |
二、假设提出 | 第30页 |
第三节 企业生命周期下具有财务会计背景的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30-32页 |
一、现状分析 | 第31页 |
二、假设提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2-36页 |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 | 第32-34页 |
一、因变量 | 第32页 |
二、自变量 | 第32页 |
三、控制变量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 | 第34-35页 |
一、盈余管理的计量 | 第34页 |
二、构建模型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6-44页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6页 |
二、成长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39-42页 |
一、总体多元回归分析 | 第39页 |
二、企业生命周期成熟期与独立董事比例的交乘项和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三、企业生命周期成熟期与独立董事薪酬的交乘项和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四、企业生命周期成熟期与独立董事背景的交乘项和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42-4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4-48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4-4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二、研究建议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局限性与展望 | 第47-48页 |
一、研究的局限性 | 第47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