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4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DCT算法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1 DCT算法原理的研究 | 第18-20页 |
1.2.2 DCT算法集成性的研究 | 第20-22页 |
1.2.3 多维DCT算法的研究 | 第22-23页 |
1.2.4 通道式算法结构的研究 | 第23页 |
1.3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 第23-28页 |
1.3.1 视频压缩目标及依据 | 第23-25页 |
1.3.2 视频压缩变换编码 | 第25-27页 |
1.3.3 多视角视频压缩编码 | 第27-28页 |
1.4 视频压缩性能评价标准 | 第28-30页 |
1.4.1 主观评价 | 第28-29页 |
1.4.2 客观评价 | 第29-30页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30-31页 |
1.6 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及构架 | 第31-34页 |
1.6.1 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1.6.2 本文构架 | 第32-34页 |
第2章 算法原理 | 第34-54页 |
2.1 基础算法 | 第34-37页 |
2.1.1 张量积 | 第34-35页 |
2.1.2 矩阵直和 | 第35页 |
2.1.3 信号排列 | 第35-37页 |
2.1.4 算法矩阵 | 第37页 |
2.2 定理、定义及推论 | 第37-41页 |
2.3 DCT算法原理 | 第41-48页 |
2.3.1 DCT-II算法原理 | 第41-45页 |
2.3.2 DST-IV算法原理 | 第45-47页 |
2.3.3 DCT-IV算法原理 | 第47-48页 |
2.4 2-D DCT算法原理 | 第48-50页 |
2.5 n-D DCT算法原理 | 第50-5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DCT/IDCT立体类蝶形形式 | 第54-72页 |
3.1 基本类蝶形形式 | 第54-58页 |
3.1.1 蝶形运算 | 第55-56页 |
3.1.2 排列运算 | 第56-58页 |
3.1.3 乘法运算 | 第58页 |
3.2 DCT类蝶形形式 | 第58-60页 |
3.2.1 DCT-II类蝶形形式 | 第58-59页 |
3.2.2 DCT-IV类蝶形形式 | 第59-60页 |
3.3 n-D DCT立体类蝶形形式 | 第60-66页 |
3.3.1 n-D DCT蝶形运算 | 第60-63页 |
3.3.2 n-D DCT排列运算 | 第63-66页 |
3.3.3 n-D DCT乘法运算 | 第66页 |
3.4 IDCT类蝶形形式 | 第66-69页 |
3.4.1 IDCT蝶形运算 | 第67-68页 |
3.4.2 IDCT排列运算 | 第68-69页 |
3.4.3 IDCT乘法运算 | 第69页 |
3.5 其他IDCT类蝶形形式 | 第69-71页 |
3.5.1 IDCT-II类蝶形形式 | 第69-70页 |
3.5.2 IDCT-IV类蝶形形式 | 第70页 |
3.5.3 n-D IDCT立体类蝶形形式 | 第70-7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4章 单元式通道结构 | 第72-92页 |
4.1 基本结构单元 | 第72-78页 |
4.1.1 蝶形单元 | 第72-75页 |
4.1.2 乘法单元 | 第75页 |
4.1.3 排列单元 | 第75-78页 |
4.2 1-D DCT/IDCT单元式通道结构 | 第78-81页 |
4.2.1 1-D DCT单元式通道结构 | 第78-79页 |
4.2.2 1-D IDCT单元式通道结构 | 第79-80页 |
4.2.3 1-D DCT/IDCT兼容性单元式通道结构 | 第80-81页 |
4.3 n-D DCT/IDCT单元式通道结构 | 第81-86页 |
4.3.1 n-D DCT单元式通道结构 | 第81-83页 |
4.3.2 n-D IDCT单元式通道结构 | 第83-84页 |
4.3.3 n-D DCT/IDCT兼容性单元式通道结构 | 第84-86页 |
4.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86-88页 |
4.4.1 硬件复杂度分析 | 第86-87页 |
4.4.2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87-88页 |
4.5 计算复杂度比较 | 第88-91页 |
4.5.1 比较算法 | 第88页 |
4.5.2 比较结果 | 第88-9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节约器件的DCT/IDCT立体类蝶形算法单元式通道结构 | 第92-106页 |
5.1 多延时器整合模型 | 第92-97页 |
5.1.1 延时器数量分析 | 第92-93页 |
5.1.2 多延时器基本模型 | 第93-95页 |
5.1.3 多延时器扩展模型 | 第95-96页 |
5.1.4 多延时器嵌套模型 | 第96-97页 |
5.2 延时器组模型 | 第97-100页 |
5.2.1 延时器组 | 第97-98页 |
5.2.2 含延时器组的结构单元 | 第98-100页 |
5.3 节约延时器n-D DCT/IDCT单元式通道算法结构 | 第100-101页 |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101-105页 |
5.4.1 单元器件对比 | 第101-103页 |
5.4.2 DCT/IDCT立体类蝶形算法结构器件使用对比 | 第103-104页 |
5.4.3 视频信号变换处理中器件使用对比 | 第104-10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6章 n-D DCT/IDCT立体类蝶形算法性能测试及其视频压缩编码应用 | 第106-134页 |
6.1 多维视频信号模型的建立 | 第106-110页 |
6.1.1 多维视频信号分块模型 | 第106-107页 |
6.1.2 多视角视频信号分块模型 | 第107-110页 |
6.2 性能指标 | 第110-111页 |
6.2.1 压缩性能 | 第110页 |
6.2.2 变换性能 | 第110-111页 |
6.3 视频信号压缩 | 第111-119页 |
6.3.1 多维视频信号压缩 | 第111-114页 |
6.3.2 多视角视频信号压缩 | 第114-119页 |
6.3.3 算法性能测试结果 | 第119页 |
6.4 视频压缩编码应用 | 第119-133页 |
6.4.1 特点分析 | 第119-120页 |
6.4.2 测试序列选择 | 第120-123页 |
6.4.3 系统组成 | 第123-125页 |
6.4.4 视频压缩编码实验 | 第125-131页 |
6.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31-13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8页 |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第134-135页 |
7.1.1 主要成果 | 第134页 |
7.1.2 结论 | 第134-135页 |
7.2 创新点 | 第135-136页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4页 |
附录 | 第154-156页 |
学习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56-158页 |
致谢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