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在西北时期的历史贡献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习仲勋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贡献 | 第12-21页 |
·创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 第12-14页 |
·对渭北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初步认识 | 第12-13页 |
·建立陕甘南梁革命根据地 | 第13-14页 |
·对陕甘宁边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贡献 | 第14-15页 |
·把作风建设看作是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 | 第14-15页 |
·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是群众领袖的典范 | 第15页 |
·总结经验、全面指导根据地的土改工作 | 第15-16页 |
·对根据地经济、文化建设的贡献 | 第16-21页 |
·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贡献 | 第16-17页 |
·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 | 第17-21页 |
第三章 习仲勋对西北地区军事建设的贡献 | 第21-27页 |
·参加“三运”积累经验 | 第21-23页 |
·学运的磨练 | 第21页 |
·兵运的锤炼 | 第21-22页 |
·农运的磨练 | 第22-23页 |
·狡兔三窟的军事路线形成和作用 | 第23-25页 |
·狡兔三窟军事路线的形成 | 第23-24页 |
·狡兔三窟军事路线的作用 | 第24-25页 |
·“梢林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 第25-27页 |
·“梢林主义”的形成 | 第25-26页 |
·“梢林主义”的特点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习仲勋对西北地区统一战线的贡献 | 第27-34页 |
·对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 | 第27-29页 |
·广泛联系各方面民主人士 | 第27-28页 |
·在土改中保护民主人士 | 第28-29页 |
·对民族领域统一战线的贡献 | 第29-31页 |
·促进少数民族的社会改革 | 第29-30页 |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贡献 | 第30-31页 |
·对宗教领域的统一战线的贡献 | 第31-34页 |
·采取“稳进慎重”的方针处理民族宗教问题 | 第31-32页 |
·广泛争取、团结和教育在宗教界有影响力的人士 | 第32-34页 |
第五章 习仲勋对西北地区贡献的历史启示 | 第34-37页 |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问题 | 第34-35页 |
·坚持广泛调查和用实践检验的工作方法 | 第35页 |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 | 第35-36页 |
·坚持不断创新的精神 | 第36-3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