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立法规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电子政务法研究状况 | 第8-14页 |
第一章 电子政务立法规制的基本理论 | 第14-28页 |
第一节 电子政务立法规制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一、电子政务的涵义 | 第14-15页 |
二、电子政务法的涵义 | 第15-16页 |
三、电子政务立法规制的基本涵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立法现状与立法规制 | 第17-28页 |
一、电子政务的立法现状 | 第17-20页 |
二、电子政务的立法规制 | 第20-28页 |
第二章 电子政务技术应用立法规制 | 第28-36页 |
第一节 电子政务技术应用立法规制现状 | 第28-30页 |
第二节 电子政务技术应用立法规制途径 | 第30-36页 |
一、电子政务电子签名使用规制 | 第30-31页 |
二、电子政务系统标准规制 | 第31-33页 |
三、电子政务系统安全规制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电子政务主体的立法规制 | 第36-41页 |
第一节 电子政务主体立法规制的现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电子政务主体立法规制的途径 | 第37-41页 |
一、组建电子政务管理机构 | 第37-38页 |
二、设立首席信息官制度 | 第38页 |
三、信息化团队建设 | 第38-39页 |
四、电子政务行政主体立法规制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电子政务内容的立法规制 | 第41-52页 |
第一节 电子政务内容立法规制的现状 | 第41-43页 |
第二节 电子政务内容立法规制的途径 | 第43-52页 |
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 第43-45页 |
二、电子政务的运行管理 | 第45-46页 |
三、电子政务信息共享 | 第46-47页 |
四、电子政务财政保障 | 第47-48页 |
五、电子政务监督 | 第48-50页 |
六、电子政务目标考评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电子政务程序的立法规制 | 第52-60页 |
第一节 电子政务程序立法规制的现状 | 第52-53页 |
第二节 电子政务程序立法规制的途径 | 第53-60页 |
一、电子政务工作程序 | 第53-55页 |
二、电子政务程序合法性规范 | 第55-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