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11-12页 |
(一)现实问题:农村地区英语课堂普遍存在的教学现状 | 第11页 |
(二)发展趋势:有效课堂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 第11-12页 |
(三)政策支持: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第12页 |
二、研究农村地区有效课堂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一、有效课堂的研究 | 第14-16页 |
(一)国外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国内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二、有效课堂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二)最近发展区 | 第16页 |
(三)分层教学 | 第16-17页 |
三、有效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四、农村地区英语有效课堂研究 | 第19-21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二)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1-29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21页 |
二、研究背景——农村地区Y中学英语有效课堂 | 第21-24页 |
(一)调查学校基本情况 | 第21页 |
(二)有效课堂具体模式——“三阶段七环节” | 第21-22页 |
(三)有效课堂教材简介——《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下册》 | 第22-23页 |
(四)有效课堂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之五维目标 | 第23-2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一)调查流程图 | 第24页 |
(二)课堂观察法 | 第24-25页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25-26页 |
(四)师生访谈法 | 第26-27页 |
四、研究对象与调查工具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农村地区Y中学英语有效课堂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9-47页 |
一、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29-38页 |
(一)农村地区Y中学英语有效课堂的基本情况 | 第29-33页 |
(二)有效课堂实施后学生对五维目标的掌握情况 | 第33-38页 |
二、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一)农村地区Y中学英语教师对有效课堂的认识情况 | 第38-41页 |
(二)有效课堂实施后教师对学生五维目标的掌握了解情况 | 第41-43页 |
三、师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一)教师访谈 | 第43-45页 |
(二)参与学生问卷调查的学生访谈 | 第45-46页 |
四、取得成果与存在问题 | 第46-47页 |
(一)有效课堂在调查对象班级中取得的成果 | 第46页 |
(二)有效课堂在Y中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50页 |
一、提高Y中学英语有效课堂实施水平的建议 | 第47-48页 |
(一)针对研究结果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建议 | 第47页 |
(二)针对发现的相关问题的建议 | 第47-48页 |
二、本研究的特点 | 第48-49页 |
(一)理论特点 | 第48页 |
(二)方法特点 | 第48页 |
(三)视角特点 | 第48-49页 |
三、本研究的不足 | 第49页 |
四、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A 学生成绩 | 第54-56页 |
附录B 考试试卷 | 第56-66页 |
附录Ⅰ学生问卷 | 第66-69页 |
附录Ⅱ教师问卷 | 第69-72页 |
附录ⅢⅣⅤ访谈提纲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