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我国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第14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二) 系统分析法第14页
  (三) 比较分析法第14页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第14-16页
  (一)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 研究的难点第15页
  (三) 研究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的基本理论第16-22页
 一、恐怖主义第16-19页
  (一) 恐怖主义定义第16-18页
  (二) 恐怖主义的特征第18-19页
 二、公共危机预防第19-20页
  (一) 公共危机预防的含义第19页
  (二) 公共危机预防的特征第19页
  (三) 公共危机预防机制的含义第19-20页
 三、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第20-22页
  (一) 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的界定第20页
  (二) 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的构成要素第20-21页
  (三) 完善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的意义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2-28页
 一﹑我国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的现状第22-23页
  (一) 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第22页
  (二) 成立国家反恐怖领导小组第22-23页
  (三) 出台《反恐怖主义法》第23页
 二﹑我国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一) 法律建设略显滞后第23页
  (二) 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第23-24页
  (三) 预案形式化,缺乏可操作性第24页
  (四) 情报机制不健全第24页
  (五) 资源储备不足第24-25页
  (六) 反恐合作效率低第25页
 三、我国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5-28页
  (一) 制度供给不足第25-26页
  (二)“重处置、轻预防”的危机应对策略第26页
  (三) 政府缺少应对大规模恐袭事件实践经验第26页
  (四) 恐怖主义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第26-27页
  (五) 政府财政经费有限第27页
  (六) 社会各界未形成反恐合力第27-28页
第四章 西方国家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的经验借鉴第28-31页
 一﹑西方国家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的实践第28-29页
 二、西方国家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的经验借鉴第29-31页
  (一) 完善的反恐法律体系第29页
  (二) 储备充足物资资源 形成专业反恐队伍第29页
  (三) 情报信息协调统一 重视沟通与合作第29-30页
  (四) 注重宣传教育 强化网络监管第30-31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反恐怖主义预防机制的对策第31-43页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第31-33页
  (一) 在《宪法》中应明确“反对恐怖主义”第31页
  (二) 发挥《反恐怖主义法》主导作用第31-32页
  (三) 完善反恐怖主义预防性法律法规第32页
  (四) 完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第32-33页
 二、健全反恐宣传教育机制第33-35页
  (一) 提高社会各界反恐意识第33-34页
  (二) 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第34页
  (三) 借助舆论传媒导向第34-35页
 三、完善反恐预案系统第35-36页
  (一) 制定各层反恐预案第35页
  (二) 强化反恐预案培训与演练第35-36页
  (三) 完善反恐预案评估第36页
 四、健全情报信息机制第36-39页
  (一) 建全反恐情报机构第36-37页
  (二) 加大情报搜集力度第37页
  (三) 形成反恐情报网络第37-38页
  (四) 重视网络防控建设第38-39页
 五、完善资源储备机制第39-40页
  (一) 储备充足物质资源第39页
  (二) 健全专业反恐队伍第39页
  (三) 建立专项财政基金第39-40页
  (四) 加大技术装备建设第40页
 六、加强反恐合作机制第40-43页
  (一) 强化部门合作第40-41页
  (二) 重视区域合作第41页
  (三) 加强国际合作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大学生村官政策研究
下一篇:沈阳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