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研究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调查研究法 | 第13-14页 |
·案例研究法 | 第14页 |
·行动研究法 | 第14-15页 |
·文献整理法 | 第1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页 |
·双语教育 | 第15页 |
·美术双语教育 | 第15页 |
·美术专业汉语 | 第15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认识美术教育 | 第17-22页 |
·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分类 | 第17-18页 |
·美术教育的内涵 | 第17页 |
·美术教育的分类 | 第17-18页 |
·美术教育的价值与目标 | 第18-19页 |
·美术教育的价值 | 第18-19页 |
·美术教育的目标 | 第19页 |
·近代美术教育的演进 | 第19-21页 |
·中国近代师范类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美术教育中的师范生 | 第22-28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的社会地位 | 第22页 |
·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以及师范生的学习目标 | 第22-25页 |
·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 | 第22-23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的学习目标 | 第23-25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专业发展构成要素 | 第25-27页 |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 | 第25-26页 |
·美术教育理论知识以及美术专业基本技能 | 第26页 |
·学科综合基础知识 | 第26-27页 |
·独特的人格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教育师范生培养现状分析 | 第28-59页 |
·美术学科技能课程模式化 | 第28-38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国画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素描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色彩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书法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 第34-36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设计类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对美术教育师范生技能课程的建议 | 第37-38页 |
·美术学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脱节 | 第38-48页 |
·美术学科教学论学习现状 | 第38-42页 |
·美术教育微格教学学习现状研究 | 第42-44页 |
·美术教育美术史论课程学习现状 | 第44-46页 |
·美术学院双语教育课程学习现状研究 | 第46-48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参差不齐 | 第48-57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教育见习、研习现状 | 第49-50页 |
·美术教育师范生实习支教现状 | 第50-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中小学美术教师优秀录像课对师范生的启示 | 第59-68页 |
·案例研究的方法 | 第59页 |
·研究意义 | 第59页 |
·研究结果 | 第59-67页 |
·教学环节分解比较 | 第59-61页 |
·美术教师教学设计分析 | 第61-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构建美术教育师范生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68-104页 |
·调整美术教育课程设置 | 第68-69页 |
·明确培养目标 | 第68页 |
·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 第68-69页 |
·注重美术教育理论性课程建设 | 第69-71页 |
·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 | 第69-70页 |
·改善传统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方式 | 第70页 |
·增加教育实践性活动 | 第70-71页 |
·加强美术教育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联系 | 第71页 |
·强化美术教育实践性课程 | 第71-102页 |
·构建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 | 第71-100页 |
·建立稳定的美术双语学习环境 | 第100页 |
·加强新媒体艺术教育 | 第100-101页 |
·增设“同课异构”、微课设计、教学叙事比赛等教学实践活动 | 第101-102页 |
·注重美术教育技能课程 | 第102-103页 |
·注重基础性 | 第102页 |
·强调创新性 | 第102页 |
·加强人文性 | 第102-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结语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附录一 论文调查问卷 | 第108-112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第112-11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3页 |
在研期间科研情况 | 第113-114页 |
后记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