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产酶溶杆菌C3脱色防霉菌剂制备及应用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中文文摘第9-17页
绪论第17-29页
 1、霉菌的主要危害第17-20页
 2、预防和减少霉菌危害的理化方法第20-21页
 3、预防和减少霉菌污染的生物方法第21-23页
 4、国内外现有商品化防霉剂开发第23-25页
 5、溶杆菌开发现状及防霉优势第25-28页
 6、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8-29页
第一章 产酶溶杆菌C3菌剂培养基及发酵工艺优化第29-47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29-33页
   ·实验材料第29-30页
     ·菌种第29-30页
     ·主要试剂第30页
     ·主要仪器第30页
     ·培养基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33页
     ·产酶溶杆菌C3发酵培养基单因素实验设计优化第30-31页
     ·培养基优化响应面设计分析优化第31-32页
     ·产酶溶杆菌C3发酵条件单因素实验设计优化第32页
     ·产酶溶杆菌C3发酵罐规模培养代谢曲线第32-33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33-45页
   ·产酶溶杆菌C3发酵培养基优化第33-36页
     ·碳源的优化第33-34页
     ·氮源的优化第34-35页
     ·无机盐的优化第35-36页
   ·培养基优化响应面分析第36-42页
     ·Plackett-Burman(P-B)设计第36-38页
     ·最陡爬坡试验第38页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第38-42页
   ·产酶溶杆菌C3发酵条件优化第42-44页
     ·摇瓶发酵装液量优化第42-43页
     ·种龄的优化第43-44页
     ·接种量优化第44页
   ·产酶溶杆菌C3发酵罐培养代谢曲线第44-45页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第45-47页
第二章 产酶溶杆菌C3防霉菌剂脱色工艺优化第47-61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47-50页
   ·实验材料第47页
     ·菌种第47页
     ·主要试剂第47页
     ·主要仪器第47页
   ·实验方法第47-50页
     ·产酶溶杆菌C3菌剂脱色及效果测定第48-49页
     ·产酶溶杆菌C3菌剂脱色工艺优化第49页
     ·脱色工艺均匀设计第49-50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50-60页
   ·不同脱色剂对产酶溶杆菌C3菌剂脱色效果第50-51页
   ·不同脱色剂对产酶溶杆菌C3菌剂脱色率和回收率的影响第51-53页
   ·产酶溶杆菌C3菌剂脱色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第53-54页
   ·产酶溶杆菌C3防霉菌剂脱色工艺优化第54-60页
     ·温度第55页
     ·时间第55-56页
     ·pH第56页
     ·活性炭脱色工艺均匀实验设计第56-60页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第60-61页
第三章 C3防霉菌剂对纸张防霉防腐效果应用的研究第61-75页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第61-67页
   ·实验材料第61-62页
     ·菌种第61页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61页
     ·主要仪器第61-62页
   ·实验方法第62-67页
     ·纸张预处理第62页
     ·脱色防霉菌剂的制备第62页
     ·纸张防霉处理第62页
     ·纸张霉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第62-63页
     ·纸张霉变菌酶活性分析第63-65页
     ·C3菌剂对纸张防霉应用实验第65-66页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66-67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67-73页
   ·C3防霉菌剂对纸张防霉效果第67页
   ·纸张霉变菌株分离鉴定第67-68页
   ·纸张霉变菌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第68-70页
   ·C3菌剂对纸张的防霉效果第70-72页
   ·防霉纸张力学性质比较第72-73页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第73-75页
第四章 C3防霉菌剂对百合鲜切花防腐保鲜应用效果第75-87页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第75-78页
   ·实验材料第75页
     ·菌种第75页
     ·主要试剂第75页
     ·主要仪器第75页
   ·实验方法第75-78页
     ·鲜切花预处理第75-76页
     ·保鲜效果指标测定第76-78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78-85页
   ·不同保鲜液对鲜切花百合的保鲜效果比较第78-79页
   ·不同保鲜液对鲜切花百合鲜重变化的影响第79-80页
   ·不同保鲜液对鲜切花百合水分平衡值变化的影响第80-81页
   ·不同保鲜液对鲜切花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第81-82页
   ·不同保鲜液对鲜切花百合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第82-83页
   ·不同保鲜液对鲜切花百合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变化的影响第83页
   ·不同保鲜液对鲜切花百合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变化的影响第83-84页
   ·不同保鲜液对鲜切花百合叶片丙二醛(MDA)变化的影响第84-85页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第85-87页
第五章 C3防霉菌剂对松木防霉防腐应用效果第87-103页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第87-93页
   ·实验材料第87-88页
     ·菌种第87页
     ·主要材料第87页
     ·主要试剂第87-88页
     ·主要仪器第88页
   ·实验方法第88-93页
     ·松木防霉试验第88页
     ·松木霉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第88页
     ·松木霉变菌纤维素酶活力、漆酶酶活力的测定第88页
     ·C3防霉菌剂对松木防霉实验第88-90页
     ·C3防霉菌剂处理松木防霉效果第90-92页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92-93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93-100页
   ·松木霉变菌株分离第93-94页
   ·松木霉变菌的分子鉴定第94-95页
   ·松木霉变菌纤维素酶和漆酶酶活性第95页
   ·C3防霉菌剂对松木分离霉菌的抑菌效果第95-96页
   ·C3防霉菌剂对松木的防霉效果第96-100页
     ·扫描电镜观察第97-98页
     ·松木室内防霉实验的被害值及防治效力第98页
     ·木材重量损失率的变化第98-99页
     ·溶出物的测定结果第99-100页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第100-10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1. 研究结论第103页
 2. 课题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16-119页
致谢第119-121页
个人简历第121-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酶法—化学氧化法偶联工艺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研究
下一篇:甜菊苷作用下羟基磷灰石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