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声—固耦合振动噪声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结构轻量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声—固耦合与结构轻量化的关系 | 第13页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驱动桥介绍及受力分析 | 第16-28页 |
·汽车驱动桥及桥壳介绍 | 第16-17页 |
·驱动桥及桥壳的功用 | 第16-17页 |
·本课题所研究的驱动桥壳类型 | 第17页 |
·典型工况下桥壳的受力分析 | 第17-23页 |
·垂直载荷工况 | 第18-19页 |
·纵向载荷工况 | 第19-21页 |
·侧向载荷工况 | 第21-23页 |
·典型工况下后桥桥壳静应力有限元分析 | 第23-27页 |
·壳体结构力学特征 | 第23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后桥桥壳静应力结果分析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后桥振动噪声因素研究 | 第28-34页 |
·影响后桥振动噪声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后桥壳的模态分析 | 第29-33页 |
·模态分析的基础概念 | 第29-30页 |
·后桥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桥壳模态分析结果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声‐固耦合系统有限元理论模型 | 第34-51页 |
·引言 | 第34页 |
·声—固耦合基本理论 | 第34-44页 |
·空腔声学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理想流体媒质三个基本方程 | 第36-39页 |
·声波一维波动方程 | 第39-41页 |
·三维声波方程 | 第41-43页 |
·封闭声腔声波传播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封闭腔体内腔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 | 第44-48页 |
·与声场耦合的结构动力学微分方程 | 第44-46页 |
·与结构耦合的声场有限元方程 | 第46-47页 |
·声—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47-48页 |
·壳腔声—固耦合系统模态分析 | 第48页 |
·封闭腔体内腔声—固耦合系统声压级响应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后桥桥壳与壳腔内部气体耦合系统模态及谐响应分析 | 第51-74页 |
·引言 | 第51页 |
·声—固耦合计算软件简介 | 第51-52页 |
·物理模型的简化及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2-56页 |
·后桥桥壳物理模型的简化 | 第52-53页 |
·壳腔内部流体物理模型 | 第53-54页 |
·模型单元定义及网格划分 | 第54-55页 |
·桥壳与腔体内部流体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 | 第55-56页 |
·桥壳与壳腔内部气体耦合系统分析 | 第56-63页 |
·施加约束和求解 | 第56页 |
·模态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56-62页 |
·声—固耦合模态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后桥桥壳声—固耦合系统谐响应分析 | 第63-71页 |
·封闭腔体流体压强与流体温度的关系 | 第63页 |
·谐响应分析的定义及基本方程 | 第63-65页 |
·桥壳与腔体内部流体流—固耦合系统的谐响应分析 | 第65-71页 |
·优化方案 | 第71-73页 |
·优化方案的提出 | 第72-73页 |
·优化方案的验证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4-76页 |
·本文总结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