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当代小学生健全人格教育问题研究--基于荣格人格理论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6页
 一、健全人格的内涵第10-11页
 二、人格教育研究情况及动向第11-14页
 三、选题意义第14页
 四、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1章 荣格的人格理论及其在小学生人格教育中的适用性分析第16-23页
   ·荣格人格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6-19页
     ·人格结构论第16-18页
     ·人格发展论第18页
     ·人格动力论第18页
     ·人格成因论第18-19页
   ·荣格人格理论的对健全人格教育的意义第19-21页
     ·有助于指引完整统一的人格教育目的第19-20页
     ·有助于形成发展变化的人格教育思维第20页
     ·有助于创新人格教育的方法第20-21页
   ·荣格人格理论在小学生人格教育中的适用性第21-23页
     ·正确认识初级人格结构,个性化教育第21页
     ·根据小学生人格发展阶段特点,因时施教第21页
     ·探索小学生人格发展动力,借力施教第21-22页
     ·创设良好地人格生成环境,自我教育第22-23页
第2章 当代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第23-30页
   ·当代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第23-24页
     ·身心发展超前第23页
     ·自主观念逐渐强化第23页
     ·创新意识超常发展第23-24页
     ·个性发展不平衡第24页
     ·价值观呈多元化第24页
   ·当代小学生人格发展的问题第24-30页
     ·社会适应能力普遍降低第24-25页
     ·价值观功利化第25-26页
     ·学习动力不足第26-27页
     ·缺乏感恩第27页
     ·缺乏意志力第27-28页
     ·偏好虚幻,脱离实际第28页
     ·自我认知不正确第28-29页
     ·生活能力欠缺,依赖性强第29-30页
第3章 我国小学生人格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基于荣格人格理论第30-40页
   ·生物遗传原因第30-31页
     ·集体潜意识领域的先天禀赋:第30页
     ·后天的境遇与积淀第30-31页
   ·家庭原因第31-33页
     ·家族(庭)传统与文化第31-32页
     ·家庭环境第32页
     ·父母人格第32-33页
     ·家庭教育第33页
     ·自我家庭认知和定位第33页
   ·学校教育原因第33-35页
     ·校园文化第33-34页
     ·教师的人格魅力第34-35页
     ·学校教育活动第35页
   ·社会环境原因第35-37页
     ·社会习俗和传统第35-36页
     ·社会价值导向与评价第36页
     ·社会人际交往第36-37页
   ·自我人格塑造与培养第37-40页
     ·小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定位第37-38页
     ·早期经历第38页
     ·小学生的意志品格与意志淬炼第38-40页
第4章 我国小学生健全人格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第40-52页
   ·生物遗传对策第40页
     ·合理利用集体潜意识对人格的基础作用第40页
   ·家庭人格教育对策第40-43页
     ·父母人格原型,言传身教第40-41页
     ·父母改善教养方式和对子女报以适当的期望第41-42页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第42-43页
     ·阿尼玛与阿尼玛斯原型作用,促进人格均衡发展第43页
     ·辩证继承家庭(族)文化传统第43页
   ·学校教育对策第43-46页
     ·教师原型,以身示范第43-44页
     ·课程创新,渗透人格教育第44页
     ·改进评价体系,促进人格均衡发展第44-45页
     ·创建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第45-46页
   ·社会环境对策第46-48页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结合第46-47页
     ·对小学生进行社会流行因素的筛选和摒弃的教育第47-48页
     ·对小学生进行社交和谐教育第48页
   ·自我人格塑造与培养对策第48-52页
     ·意志训练教育第48-50页
     ·行为规范教育第50-51页
     ·环境适应教育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跨文化冲突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管理研究
下一篇: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