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内容城乡倾向差异分析--以湖北省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绪论 | 第9-20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9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四) 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 第16-20页 |
1、研究的过程 | 第16-18页 |
2、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8-19页 |
3、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二、研究结果的分析 | 第20-29页 |
(一) 教科书内容城乡倾向频率分析 | 第20-25页 |
1、教科书课文中城乡倾向场景出现的频率分析 | 第20-21页 |
2、教科书插图中城乡倾向出现的频率分析 | 第21-23页 |
3、教科书练习中城乡倾向出现的频率分析 | 第23-25页 |
(二) 教科书内容城乡倾向价值观分析 | 第25-29页 |
1、教科书美化城市景物设施 | 第25-26页 |
2、教科书偏好城市科学技术 | 第26-27页 |
3、教科书倾向城市活动娱乐 | 第27页 |
4、教科书矮化农村生活风貌 | 第27-28页 |
5、教科书弱化农民群体形象 | 第28-29页 |
三、教科书内容城乡倾向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一) 社会根源 | 第29-30页 |
1、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加剧了城乡建设差距 | 第29页 |
2、城乡户籍制度的建立,拉大了居民身份差异 | 第29-30页 |
(二) 教育根源 | 第30-37页 |
1、教育政策导向失衡,分级管理难以平等 | 第30-31页 |
2、教育资源差异明显,考试评价标准不公 | 第31-32页 |
3、教材编写城市中心,文化屏障合法保护 | 第32-34页 |
4、教材运用形式单一,师生差异理解受限 | 第34-37页 |
四、实现教科书内容城乡倾向公正的对策思考 | 第37-44页 |
(一) 社会层面的对策思考 | 第37-38页 |
1、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差异,实行城乡协调发展 | 第37页 |
2、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 第37-38页 |
(二) 教育层面的对策思考 | 第38-44页 |
1、建立公正教育制度,完善教育机会均等体系 | 第38页 |
2、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合理选拔评价机制 | 第38-40页 |
3、教材编写综合考量,协调城乡内容价值趋向 | 第40-42页 |
4、教材使用灵活多样,克服已有先天文化障碍 | 第42-44页 |
五、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