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插图清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复杂网络相关术语 | 第18-19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复杂网络基本网络模型及静态局部路由策略 | 第20-33页 |
·复杂网络基本网络模型 | 第20-26页 |
·规则网路模型 | 第20页 |
·ER 随机网络模型 | 第20-21页 |
·WS 小世界网络模型 | 第21-22页 |
·NW 小世界网络模型 | 第22-23页 |
·BA 无标度网络模型 | 第23页 |
·GLP 无标度网络模型 | 第23-24页 |
·IG 无标度网络模型 | 第24-26页 |
·基于局域拓扑信息的静态路由策略 | 第26-33页 |
第三章 基于节点容量限制的网络交通拥堵疏散策略 | 第33-42页 |
·基于节点容量限制的路由策略概述及其交通动力学模型 | 第33-34页 |
·路由策略概述 | 第33-34页 |
·交通动力学模型 | 第34页 |
·数值模拟及其分析 | 第34-41页 |
·改进后路由策略对网络信息包传输能力的影响效果分析 | 第34-40页 |
·改进后路由策略有效性的内在机制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信息包滞留时间的网络交通拥堵疏散策略 | 第42-49页 |
·基于信息包滞留时间的路由策略简介及其交通动力学模型 | 第42-43页 |
·路由策略简介 | 第42页 |
·交通动力学模型 | 第42-43页 |
·数值模拟及其分析 | 第43-48页 |
·改进后路由策略有效性分析 | 第43-46页 |
·改进后路由策略提高网络传输能力的内在机制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突发事件下网络交通拥堵疏散策略 | 第49-58页 |
·网络突发事件概述 | 第49页 |
·网络突发事件交通动力学模型及其影响分析 | 第49-55页 |
·网络突发事件交通动力学模型 | 第49-50页 |
·网络突发事件影响分析 | 第50-55页 |
·突发事件下网络交通拥堵疏散策略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