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曲轴磨削加工的方法 | 第14-16页 |
| ·传统的曲轴磨削方法 | 第14-15页 |
| ·曲轴随动磨削方法 | 第15-16页 |
| ·国内外曲轴随动磨削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国外曲轴随动磨削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国内曲轴随动磨削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课题来源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磨削的基本理论分析及模型的初步建立 | 第23-35页 |
| ·磨削的基本理论 | 第23-25页 |
| ·磨削厚度和加工精度 | 第23-24页 |
| ·磨削力 | 第24-25页 |
| ·C-X 曲轴随动磨削原理及运动分析 | 第25-30页 |
| ·C-X 曲轴随动磨削原理 | 第25-26页 |
| ·C-X 曲轴磨削运动分析 | 第26-30页 |
| ·误差分析及C-X-Y 磨削的基本思想 | 第30-33页 |
| ·模型误差及改进改进方法 | 第30-31页 |
| ·数学计算误差 | 第31-33页 |
| ·加工受限和砂轮惯性产生的误差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3章 C-X-Y 三轴联动曲轴随动磨削的运动学分析 | 第35-45页 |
| ·C-X-Y 曲轴随动磨削技术 | 第35-36页 |
| ·C-X-Y 曲轴随动磨削的运动方程及运动模型建立 | 第36-39页 |
| ·C-X-Y 曲轴随动磨削的运动方程 | 第36-37页 |
| ·C-X-Y 曲轴随动磨削的运动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 ·C-X-Y 曲轴随动磨削的运动分析 | 第38-39页 |
| ·曲轴随动磨床的结构原理 | 第39-43页 |
| ·数控系统 | 第40-41页 |
| ·砂轮的材料选择 | 第41-42页 |
| ·进给系统的选择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4章 曲轴随动磨削加工精度分析 | 第45-62页 |
| ·影响随动磨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 ·影响随动磨削加工精度的误差源 | 第45-47页 |
| ·影响曲轴随动磨削精度的主要因素 | 第47-48页 |
| ·伺服系统跟随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第48-57页 |
| ·系统增益对伺服跟随误差的影响 | 第48-52页 |
| ·头架C 轴伺服系统跟随误差 | 第52-53页 |
| ·砂轮架X 轴伺服系统跟随误差 | 第53-54页 |
| ·砂轮架Y 轴伺服系统跟随误差 | 第54-56页 |
| ·误差的调整 | 第56-57页 |
| ·砂轮安装偏心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 ·砂轮半径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 | 第59-60页 |
| ·砂轮尺寸变化 | 第59页 |
| ·砂轮磨损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5章 曲轴随动磨削振动分析 | 第62-77页 |
| ·引起系统振动的原因 | 第62-64页 |
| ·力和位移引起的强迫振动 | 第62-63页 |
| ·自激振动的产生 | 第63-64页 |
| ·砂轮不平衡引起的随动磨削强迫振动分析 | 第64-72页 |
| ·随动磨削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64-67页 |
| ·随动磨削动力学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67-69页 |
| ·随动磨削动力学模型的仿真计算 | 第69-72页 |
| ·表面波纹的产生 | 第72-74页 |
| ·砂轮不平衡导致波纹的产生 | 第72页 |
| ·砂轮磨损导致波纹的产生 | 第72-73页 |
| ·受迫振动导致波纹的产生 | 第73-74页 |
| ·振动的特点和预防 | 第74-76页 |
| ·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特点 | 第74-75页 |
| ·振动的预防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 ·本文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 ·进一步需要研究的方向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