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内燃机振动噪声信号分析方法 | 第11-15页 |
| ·传统信号分析方法 | 第12页 |
| ·非稳态信号分析方法 | 第12-15页 |
| ·内燃机噪声源识别研究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内燃机振动噪声信号时频分析及盲分离基本理论 | 第17-25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Hilbert-Huang 变换 | 第17-20页 |
| ·EMD 方法基本原理与算法 | 第17-18页 |
| ·Hilbert 变换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 ·独立分量分析 | 第20-24页 |
| ·ICA 理论的提出 | 第20-21页 |
| ·ICA 的估计原理 | 第21-23页 |
| ·ICA 的不确定性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内燃机振动噪声产生机理及源识别方法 | 第25-32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振动产生的机理 | 第25-26页 |
| ·内燃机主要噪声及其产生机理 | 第26-30页 |
| ·空气动力性噪声 | 第27-28页 |
| ·机械噪声 | 第28-29页 |
| ·燃烧噪声 | 第29-30页 |
| ·内燃机噪声源识别方法 | 第30-31页 |
| ·内燃机表面噪声源识别技术 | 第30-31页 |
| ·内燃机内部噪声源分析技术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基于 Hilbert-Huang 变换的内燃机振动信号时频特性研究 | 第32-43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Hilbert-Huang 变换仿真算例 | 第32-36页 |
| ·基于 Hilbert-Huang 变换的内燃机振动信号时频特性研究 | 第36-41页 |
| ·振动信号采集 | 第36-37页 |
| ·振动信号预处理 | 第37-38页 |
| ·振动信号的 Hilbert-Huang 变换 | 第38-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EMD-ICA 技术在柴油机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 | 第43-61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ICA 仿真试验研究 | 第43-45页 |
| ·EMD-ICA 模型的提出 | 第45-47页 |
| ·基于相关分析的伪分量判断 | 第45-47页 |
| ·建立 EMD-ICA 模型 | 第47页 |
| ·基于 EMD-ICA 的内燃机噪声源识别研究 | 第47-59页 |
| ·内燃机噪声实验 | 第47-49页 |
| ·基于 EMD-ICA 技术的噪声源分离研究 | 第49-57页 |
| ·EMD-ICA 噪声源识别结果试验验证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内燃机振动噪声信号分析软件开发 | 第61-67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开发环境介绍 | 第61-63页 |
| ·信号分析软件设计 | 第63-65页 |
| ·信号分析基本功能模块 | 第63-64页 |
| ·Hilbert-Huang 变换在 LABVIEW 中的实现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总结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