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相位中心机器人同步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国内外机器人同步控制技术的发展第12-1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基于 PID 的同步控制技术研究第16-33页
   ·相位中心机器人简介第16-18页
     ·相位中心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第16页
     ·系统的数学建模第16-18页
   ·同步控制基本分类第18-20页
     ·主从式同步控制结构及其原理第19页
     ·等同式同步控制结构及其原理第19-20页
     ·交叉耦合式同步控制结构及其原理第20页
   ·PID 控制算法第20-22页
   ·同步性能验证第22-32页
     ·基于 PID 的主从式同步控制第22-25页
     ·基于 PID 的等同式同步控制第25-27页
     ·基于 PID 的交叉耦合式同步控制第27-30页
     ·三种同步控制性能比较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同步控制技术研究第33-43页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第33-37页
     ·神经网络简介第33-34页
     ·基于 BP 神经网络自学习的 PID 控制第34-37页
   ·交叉耦合式的同步控制器设计第37-40页
     ·同步控制策略第37-38页
     ·耦合控制器设计第38-40页
   ·同步性能验证第40-42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同步性能验证第40-41页
     ·传统 PID 控制器与神经网络控制器仿真比较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相位中心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第43-61页
   ·相位机器人硬件方案设计第43-44页
     ·相位中心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第43页
     ·相位中心机器人的主要性能指标第43-44页
   ·相位中心机器人硬件设计第44-51页
     ·供电电路第44-45页
     ·单片机最小系统第45-46页
     ·RS232 通信接口第46-47页
     ·RS485 通信接口第47-48页
     ·SC16C554 工作原理及电路设计第48-51页
     ·PWM 波产生及其电路第51页
   ·系统软件设计第51-57页
     ·控制系统的主流程图第51-53页
     ·主要任务的流程图简介第53-57页
   ·软件开发平台及驱动程序设计第57-60页
     ·软件开发平台第57-58页
     ·μCOS-Ⅱ驱动程序设计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8页
附录一 相位中心机器人实物图第68-69页
附录二 相位中心机器人控制柜第69页
附录三 相位中心机器人人机交互主界面第69-70页
附录四 相位中心机器人主控制器第70-71页
附录五 相位中心机器人功率放大器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的目标识别研究
下一篇:自由漂浮柔性双臂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