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2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9页
   ·研究问题第19-20页
   ·文献综述第20-2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文献研究法第25-26页
     ·历史研究法第26页
     ·比较研究法第26页
     ·个案分析法第26页
   ·创新之处第26-28页
第2章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概述第28-46页
   ·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过程及其特点第28-38页
     ·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背景第28-30页
     ·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过程第30-38页
   ·欧美数学教育思想的影响概述第38-46页
     ·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第39-43页
     ·《壬戌学制》下数学教育的建立第43-46页
第3章 民国时期美国数学教育制度对中国的影响第46-70页
   ·民国时期各阶段数学教学总体目标分析第46-51页
     ·数学观的养成第46-48页
     ·数学学习心理第48-49页
     ·数学能力培养第49-51页
   ·民国时期各阶段数学教育理念分析第51-60页
     ·数学教育联系生活第51-52页
     ·数学问题解决第52-59页
     ·数学态度与习惯第59-60页
   ·民国时期数学教学法要求分析第60-70页
     ·设置数学游戏第60-61页
     ·联系生活经验第61-63页
     ·应用发现、启发式教学第63-64页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取舍第64-70页
第4章 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传播第70-135页
   ·欧美数学教科书的译介及使用第70-95页
     ·译介背景概述第71-74页
     ·使用情况分析第74-83页
     ·译介团体与出版机构第83-89页
     ·典型数学教科书分析—以《实用主义数学教科书》为例第89-95页
   ·分科数学向混合数学过渡第95-111页
     ·混合数学的诞生第95-97页
     ·分科数学的特点第97-99页
     ·混合数学的特点第99页
     ·分科与混合数学的争论第99-101页
     ·混合数学在中国的发展第101-111页
   ·实验几何教科书的传播第111-120页
     ·实验几何的产生第111-112页
     ·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第112-113页
     ·实验几何教学的讨论第113-116页
     ·实验几何教科书在中国第116-120页
   ·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创造性转化第120-135页
     ·通过日本翻译欧美数学教科书第120-123页
     ·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第123-135页
第5章 欧美数学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第135-173页
   ·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学法第135-140页
     ·五段教学法的传入与影响第135-137页
     ·数学单级教学法的实施第137-140页
   ·欧美数学教学法的探讨与转化第140-159页
     ·民国时期的数学设计教学法第140-146页
     ·道尔顿制下的数学教学法第146-152页
     ·文纳特卡制下的数学个别教学法第152-159页
   ·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第159-173页
     ·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兴起第159-160页
     ·数学教学实验的实施第160-170页
     ·数学教学实验的影响及评价第170-173页
第6章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第173-198页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第173-175页
   ·实用主义与数学教育第175-194页
     ·杜威的数学教育思想第175-182页
     ·孟禄的数学教育思想第182-188页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算术教学中的体现第188-194页
   ·实用主义在中国数学教育界的回响第194-198页
第7章 结论第198-207页
   ·欧美数学教育影响下中国数学教育的走向第198-202页
   ·启示与借鉴第202-205页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05-207页
附录:中国翻译编译的欧美数学教科书概览表第207-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4页
致谢第224-225页

论文共2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研究
下一篇:乳清醋的制备及其动物免疫功能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