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7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第14-18页
     ·研究范畴第15-17页
     ·研究缘起第17-18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第18-24页
     ·研究现状第18-23页
     ·选题意义第23-2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24-27页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创新之处第26-27页
第二章 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分期第27-38页
 第一节 元上都遗存古代科技应用分期第28-34页
     ·初始期(1258—1271 年)第28-32页
     ·繁荣期(1271—1358 年)第32-33页
     ·空白期(1359—1430 年)第33-34页
 第二节 元上都遗存现代科技应用分期第34-38页
     ·发现期(1872—1970 年)第34-35页
     ·发展期(1970—2012 年)第35-38页
第三章 元上都遗存科技应用研究第38-106页
 第一节 古代科技应用研究第38-79页
     ·规划与营建技术第38-43页
     ·土木工程建造技术第43-62页
     ·石建筑构件制作技术第62-66页
     ·陶瓷器制作技术第66-74页
     ·金属器制作技术第74-79页
 第二节 现代科技应用研究第79-106页
     ·航空测绘技术第79-90页
     ·物理勘探技术第90-96页
     ·三维扫描技术第96-97页
     ·植物孢粉检测技术第97-102页
     ·体质人类学检测技术第102-106页
第四章 科技应用研究对元上都遗存相关问题的解析第106-121页
 第一节 建筑名称及布局解析第106-112页
     ·司天台与穆清阁地点考释第106-108页
     ·佛寺道观及其他诸庙考证第108-112页
 第二节 元上都民族融合历史见证第112-118页
 第三节 元上都城址营建中思想观及认识第118-121页
     ·“礼制”思想观的体现第118-119页
     ·“天人合一”思想观的体现第119页
     ·“风水学”思想观的体现第119-120页
     ·思想观认识的启示意义第120-121页
第五章 元上都科技应用的现实意义第121-127页
 第一节 元上都科技保护作用第121-126页
 第二节 科技对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第126-127页
第六章 结语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6页
致谢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奇博尔德·希尔生理学贡献研究
下一篇: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