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形态学论文--植物胚胎学(植物发生学)论文

乙烯影响雌配子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26页
   ·配子体发育第10-16页
     ·雌配子体的发育第10-12页
     ·成熟胚囊的结构第12-13页
     ·参与雌配子体发生的相关基因第13-14页
     ·调控细胞胚囊第14页
     ·花粉管的破裂第14-15页
     ·胚胎发育过程第15-16页
   ·植物信号分子——乙烯第16-26页
     ·乙烯的生物合成第17页
     ·乙烯的合成调控第17-19页
     ·乙烯信号途径第19-24页
       ·乙烯的三重反应第19页
       ·乙烯的受体第19-21页
       ·CTR1 激酶的作用第21页
       ·EIN2 的转导中作用第21-22页
       ·EIN3 的核内信号转导第22-24页
     ·乙烯信号传导模式第24-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41页
   ·实验材料第26-28页
     ·拟南芥种子第26页
     ·菌种第26页
     ·质粒第26页
     ·抗生素及其配方第26-27页
     ·各种试剂与工具酶第27页
     ·仪器设备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41页
     ·植物温室培养第28页
     ·CTAB 法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28-29页
     ·T-DNA 插入的突变体的基因型测定第29-30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0-31页
     ·大肠杆菌的转化第31-32页
     ·各种转基因材料的构建,转化,筛苗第32-36页
       ·目的片段的扩增第32页
       ·PCR 产物的回收第32-33页
       ·目的片段的连接第33页
       ·裂解法抽提质粒第33-34页
       ·质粒酶切体系第34页
       ·农杆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4-35页
       ·农杆菌转化第35页
       ·农杆菌侵染植物第35-36页
       ·转基因苗筛选第36页
     ·亚历山大染色第36-37页
     ·雌配子体的固定及观察第37页
       ·试剂配制第37页
       ·雌蕊处理第37页
     ·植物组织 GUS 染色第37-38页
     ·植物总 RNA 提取及反转录第38-39页
     ·相关引物设计第39-41页
3 结果第41-55页
   ·突变体的鉴定及表型分析第41-43页
     ·ebf1 和 ebf2 突变体 T-DNA 插入鉴定第41-42页
     ·ebf1 和 ebf2 单突变体的表型分析第42-43页
     ·ebf1ebf2 双突变体的构建及 T-DNA 插入鉴定第43页
   ·EBF1EBF2 影响植株的配子体发育第43-53页
     ·ebf1ebf1/EBF2ebf2 突变体的遗传学分析第43-45页
     ·EBF1 和 EBF2 共同影响了植株的雌配子体发育第45页
     ·ebf1ebf1/EBF2ebf2 配子体的表型分析第45-47页
     ·ebf1ebf1/EBF2ebf2 突变体的雌配子体发育紊乱第47-51页
     ·ebf1ebf1/EBF2ebf2 突变体胚囊细胞化决定异常第51-52页
     ·ebf1ebf1/EBF2ebf2 胚珠的缺陷影响花粉管破裂第52-53页
   ·突变体下游基因的研究第53-55页
     ·ORE1 和 SAG29 在 ebf1ebf1/EBF2ebf2 背景下上调第53-55页
4.讨论第55-59页
   ·过量乙烯会影响胚珠的同步化发育第55-56页
   ·EIN3 的过量导致胚囊内细胞的提前降解第56-57页
   ·在乙烯信号通路中ETP1 和ETP2 可能也影响雌配子的发育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绒毡层发育重要转录因子DYT1转录调控研究
下一篇:Na2S处理提高莱茵衣藻光合产氢的研究